一月二十三日,聖座公佈了教宗方濟各為第四十九屆世界
社會傳播日發表的文告;文告主題是【家庭溝通】,在不
求回報的愛中相遇的有利環境。
本屆世界社會傳播日,將於五月十七日舉行。
這篇文告以家庭為核心,指出家庭是我們學習溝通的首要
場所;教宗指出,母親與孩子接觸,是人人共有的最初的
溝通經驗。在家庭內,我們學會說話、學習使用言詞。
祈禱,溝通的宗教幅度,也是藉著家庭傳遞的;在家庭內
,我們領會到溝通的真正意義,它使我們發現近人、並彼
此建立關係。
此外,家庭應成為一所彼此寬恕的學校;因為,在家庭內
的彼此相愛中,我們體驗到自己和他人的限度。
寬恕,也是溝通的一種互動,經由這互動,孩子學會聆聽
他人、以尊重的態度說話,在表達自己觀點的同時,不拒
絕他人的看法;將來,他在社會中能成為建設對話及修和
的人。
教宗指出,在一個被說三道四和流言蜚語所腐蝕的世界中
,家庭能夠成為一所受祝福的溝通學校。
即使,仇恨和暴力時會占上風,家庭也會受偏見和怨恨所
左右,產生彼此分裂;在那個時候,祝福、探訪和款待,
便成了見證的途徑,表明為教育子女相親相愛,善,永遠
行得通。
提到媒體,教宗指出,今日最新式的媒體,尤其,為年輕
人已不能放棄的媒體,造成了在家庭中和家庭之間溝通的
阻礙,多過提供幫助。
它若回避聆聽,遠離眾人,就會阻礙溝通;反之,它若幫
助講述和分享,與遙遠的人保持聯繫,感恩並請求寬恕,
使相遇常能實現,就能促進溝通。這樣,溝通就能主導自
己與技術的關係,不受技術的支配。
教宗指出,父母是最初的教育者;但是,他們需要基督徒
團體從旁協助,好使他們知道,教導子女依照人性尊嚴和
公益的準則、在溝通的環境中生活。
教宗繼而指出,今日面對的挑戰,重新學習講述,不將所
講述的內容只做為生產及消費訊息;因為,這種方式經常
簡化不同的觀點和差異,甚至採取偏袒立場,卻不是從整
體觀看問題。
家庭,依然是一項巨大資源,不是媒體試圖呈現的問題、
或處在危機中的制度。
媒體時而將家庭描述為應當接納或拒絕,應當維護或攻擊
的抽象模式,而非應當生活的具體現實;或者把家庭當做
一些人反對另一些人的思想意識,而非眾人在接受和給予
愛中、學習何為溝通意義的場所。
教宗最後指出,美好的家庭懂得溝通,見證男人與女人、
父母與子女關係的美和富饒。
我們的奮鬥不是要維護過去,是在每日所處的環境中憑著
耐心和信賴工作,建設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