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司鐸
作者:拉 跨
見證月刊六月號
看到勞工司鐸,會想到什麼呢?
為勞工團體服務的司鐸?輔導勞工團體的司鐸?從事勞工牧靈工作,就如同
在監獄、醫院、學校的宗教輔導司鐸?
很多年前,勞工司鐸這名詞進入耳際時,我的認知的確是這樣的,就像隨軍
司鐸。
有一次,無公民身分的勞工團體為爭取合法化,有計畫地佔據巴黎近郊一個
堂區;該堂為降低衝突,特別辦了一次宗教交談性質的音樂祈禱會。
當若塞特說,那位代表基督徒祈禱、表達對無合法身分勞工深切關懷的是一
位勞工司鐸,我還存著以前的刻板印象,一下子明白不過來;因為,那位神
父非但不像堂區司鐸一樣穿著羅馬領的襯衫,反而,十分樸實,寬鬆家常。
喔!原來!勞工司鐸,本身既是司鐸、也是勞工,跟所有勞工一樣勞動,做
粗活、全身弄得髒兮兮的、汗流浹背,每天工作十二小時,賺取微薄的生活
薪資。
今年二月,參加尚-瑪利‧薩威( Jean-Marie Savey ) 神父的殯葬禮,他是
道明會士、一位勞工司鐸;後因健康太差,不得不離開工廠,結束三十五年
勞工司鐸的生活,為他是一件很難過的事。
薩威神父出身巴黎以經營工廠建築事業著名的家族,是家中的長子,十六歲
就進了初學院;經過長時間必要的哲學、神學培育,期間還曾經歷二次世界
大戰,入伍從軍。晉鐸後兩年,長上派他與另兩位同會弟兄以勞工司鐸的身
分進入鄉村;對於長上這樣的安排,他的父母始終是尊重的。
在鄉村,他與同會弟兄先住在旅行掛車裡;之後,又於聖蘇珀蕾數次搬遷,
住不同的屋子,如同所有的「無殼蝸牛」;也如同所有的勞工,他曾經歷多
次尋找工作落空的窘境。
頭八年,他從事農耕;接著,在割草機工廠,一天工作十二小時;他也曾為
了成為車工,接受六個月的專職訓練與實習;後來,因為機械取代人工,他
如同所有勞工一樣,受時代與社會變遷的直接衝擊,在低層社會與勞動者一
起生活與工作。不同的是,他是牧者,了解勞工生活的苦處;因此,照顧他
們心靈的需要,是他的使命。他一生以勞工司鐸的身分與勞工分享艱難生活
中的喜樂與希望!
薩威神父之所以成為勞工司鐸,正是在教會注意到勞工階層人口流失,意識
到必須徹底進入他們的生活的時刻。
最初,巴黎主教只是在堂區加強勞工牧靈,花時間在勞工的宗教輔導上,試
圖把勞工帶回教會,但效果不彰。幸好,很快地意識到,這樣做是不夠的,
因此,即時改弦更張,實際投入勞工階層的生活,體會他們的生活處境。
於是,一九四四年至一九五四年之間,有百位神父漸漸踏出第一步,其中,
有教區司鐸與修會司鐸。這為那時代的觀念可不是那麼順理成章,因為,一
般認為,司鐸是一位祈禱的人,應專務 神與教會的服事,所以,免除許多
事務。但是,為了成為勞工司鐸,卻成了什麼都做的人;而且,勞工司鐸處
身當代人們中間,同受生活被剝削以及社會的不正義,因此,參與工會,與
勞工一起示威、奮戰、爭取權益,為基督信仰做見證。
然而,對於勞工司鐸以這樣的方式度他們的聖職,羅馬方面實在無法認同;
尤其,有人因此失去工作與祈禱、靈修生活的平衡。於是,一九五四年三月
一日,教廷方面強迫勞工司鐸離開工廠,放棄所有工會的參與。
忠於教會或忠於勞工生活,為勞工司鐸是個兩難的選擇;於是,這群人一分
為二,有人離開勞工司鐸生活;有人留下;後者雖被羅馬教會聖統及部份信
友所棄絕;但是,也得到了數位主教的支持。
薩威神父是堅守勞工司鐸承諾的其中一位;而且,離開者也對教會高層的決
定表示遺憾。梵二大公會議之前,這群堅守勞工司鐸承諾者鼓起勇氣到羅馬
,向教宗若望二十三世陳情。直到梵二會議後,勞工司鐸的生活方式終於獲
得諒解。
上一段提到有些勞工司鐸失去了工作與祈禱、靈修生活的平衡,在薩威神父
安息主懷之後,家人及同會弟兄整理他的個人用品,發現聖經、祈禱默想筆
記都寫滿了他的註解。可見,他是位既務實又看重靈修生活的司鐸獻身者;
他曾說:「聖言,是我力量的來源」。
今天,勞工司鐸繼續向前邁進,但是,從過去的經驗,他們多了反省,因為
,勞工司鐸的生活是與勞動階層的男人、女人一起,可是,信仰是生活最大
的富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