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主!我 天主!
【福音:若二十 19 ~ 31】
正是那一周的第一天晚上,門徒所在的地方因為怕猶太人
,門戶都關著;耶穌來了,站在中間,對他們說:「願你
們平安 ! 」說了這話,便把手和肋膀指給他們看。
門徒見了主,便喜歡起來。
耶穌又對他們說:「願你們平安 ! 就如 父派遣了我,我
也同樣派遣你們」。說了這話,就向他們噓了一口氣說:
「你們領受聖神罷 ! 你們赦免誰的罪,就給誰赦免;你們
存留誰的,就給誰存留」。
十二人中的一位號稱狄狄摩的多默,當耶穌來時,卻沒有
和他們在一起;別的門徒向他說:「我們看見了主」。
但是,他對他們說:「我除非看見祂手上的釘孔,用我的
指頭探入釘孔,用我的手探入祂的肋膀;我絕不信」。
八天以後,耶穌的門徒又在屋裏,多默也和他們在一起,
門戶關著;耶穌來了,站在中間說:「願你們平安 ! 」
然後,對多默說:「把你的指頭伸到這裏來,看看我的手
罷 ! 並伸過你的手來,探入我的肋旁;不要做無信的人,
但要做一位有信德的人」。
多默回答說:「我主 ! 我 天主 ! 」
耶穌對他說:「因為,你看見了我,才相信嗎?那些沒有
看見就相信的,才是有福的 ! 」
耶穌在門徒前還行了許多其他的神蹟,沒有記在這部書上
;這些所記錄的,是為叫你們信耶穌是默西亞、 天主子
;並使你們信的人賴祂的名獲得生命。
【經文分析】
若望福音第二十章一共報導了三個耶穌復活後顯現的故事
;第一次是、復活的主顯現給瑪利亞˙瑪達肋納一個人,
這是復活主日的福音內容。
復活期第二主日的福音選自若二十19 ~ 31,全部經文可分
為三段:耶穌第二次顯現(19 ~ 23)、耶穌第三次顯現(
24 ~ 29)和若望福音的結束語(30 ~ 31)。
【平安的祝福】
若二十19 ~ 23敘述耶穌復活後第二次顯現的情景,時間是
耶穌復活當日晚上,地點在一間門戶緊閉的房屋內;緊閉
的門戶,一方面顯出門徒們的恐懼害怕,另一方面顯示出
主復活後的存在方式是全新的、不受任何時空限制的存在
。復活的主首先祝福門徒們「平安」;這個平安的祝福,
不再只是猶太人慣用的問候語而已,更具有去除一切恐懼
與害怕的救援功效。
復活的基督向門徒們顯露手和肋膀的傷痕,表示祂正是那
位曾經和他們一起生活過的師傅;復活的基督和歷史中的
耶穌是同一位。
門徒們因看見主就歡喜,先前的懼怕也隨之消失;耶穌在
晚餐廳的許諾:「我必不留下你們為孤兒,我要回到你們
這裏來」(若十四18),在此便已兌現。
【賦予聖神、授與使命】
復活的主藉著顯現給予門徒們一個使命,這個使命使門徒
們分享祂得自於 父的派遣;門徒們的被派遣,就是耶穌
原有的被派遣。
耶穌不僅派遣他們去繼續執行自己的使命,也給予他們完
成使命的能力;藉著耶穌噓氣,他們領受了聖神的恩賜,
在聖神的帶領下,他們要去使一切人得到罪赦、並與
天主和好。
復活的主身上的傷痕,治癒了門徒們的懷疑與不安。
門徒們得到與耶穌受自 父一樣的派遣,充滿聖神的德能
,使他們的宣講和耶穌的教導有相同的重要性。透過赦免
罪惡,他們完成耶穌的使命,使人出死入生、跟
天父和好。
【多默的故事】
若二十24 ~ 29描述耶穌的第三次顯現,基本上,是前一段
顯現故事的延伸。
多默的情況代表了日後所有的基督徒的處境;歷史上無數
的人、包含我們現今生活的人,大多和多默一樣,都強調
「眼見為憑」;但是,信仰出於報導,信仰的基礎是來自
於宗徒們的見證。
多默不相信宗徒們的話,他強調必需親眼看見、親手觸摸
耶穌的傷痕才相信;在他的要求中,我們經驗到耶穌真的
曾經被釘在十字架上。
耶穌在八天後再次顯現時,允許多默進行他所要求的驗證
;多默對耶穌傷痕的觸摸,便證實一切的確是真實的。
然而,福音經文並沒有明說,多默是否真的接受了耶穌的
邀請、用手探觸祂的傷痕。
在經文中,吾人看到的是,多默決定性地宣誓了信仰 : 「
我主,我 天主!」
這個信仰宣示具有多重意義:
一、多默的信仰表白也正是福音作者的寫作目的,他要引
領一切讀者到達這個目的:和多默一起明認耶穌基督為主
二、多默的信仰宣誓是一種決定性的信仰;當耶穌還在世
上生活時,宗徒們無法達到如此圓滿的地步。
在晚餐廳中,斐理伯的祈求:「主!把 父顯示給我們,
我們就心滿意足了!」(若十四 8)便顯示出宗徒們尚未
真正認識耶穌。
三、這個信仰宣誓也和福音的序言前後呼應。
整本福音是由一首讚美 天主聖言的詩歌開始,從起初,
聖言就和 天主在一起;如今,在多默的宣信中,我們發
現,聖言就是耶穌基督、祂也就是真 天主。
四、多默以第一人稱單數的形式表達信仰:「我主,我
天主!」這樣的表達顯示出,在信仰的終極處,畢竟是一
個個人性的抉擇。
信仰必需自己負責,既不能越俎代庖,也不能委託他人;
這情形當然也許諾了每個人都可以和 天主建立親密關係
。神秘的信仰經驗並非某些人的特權,它是每位認真尋找
天主的人都可達到的境界。
面對多默的宣信,耶穌的回應一方面責斥了這種對於證據
的要求,更重要的是,給那些向 天主聖言開放的人許諾
真福。
後世之人不必為了沒見過歷史中的耶穌便沮喪;因為,透
過他人的宣講和信仰見證,人人都可以達於 天主,而且
,「天人合一」就是生命的終極目標、是最大的幸福。
【福音寫作的目的】
若二十30 ~ 31是福音書的結語(第二十一章是所謂的若望
團體編輯補充加入的故事),福音作者在此聲明,他只能
記下耶穌生命中極少的事例;但是,這一切應該足以使人
相信耶穌是默西亞、 天主子,也可以使人發現基督徒的
本質就是得到和耶穌共融的生命,這便是他寫作福音的目
的。
筆者註:本文採用去年復活期第二主日福音釋義的文稿
摘自 方濟會思高讀經推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