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情的父親
蘇五 9a,10 ~ 12;格後五 17 ~ 21;路十五 1 ~ 3,11 ~ 32
默想:
路加福音特別喜歡說 天主的慈悲;因此,被稱為罪人的
福音。
在第十五章裏,路加連續說了三個比喻,即:失去的羊、
失去的錢幣、失去的兒子,三個都襯托出 天主的慈悲。
中國人有句說話:「浪子回頭金不換」,形成我們側重講
浪子回頭;其實,如果將注意力放在浪子身上,就錯過了
這個比喻的意思,路加是想講父親的慈悲。
今日,我嘗試帶大家用一個「情」字去看這個比喻,故事
包含了罪惡和慈悲的對立,罪惡就是無情、慈悲就是有情
小兒子要求分家,是無情的表現。
通常,父親死了,才會分家;現在,父親在世卻要求分家
,明顯地傷害父親的心。
小兒子得到家產後,立即離開家庭,對家庭是無情的表現
;把父親的家產揮霍淨盡,不在乎這是父親辛勞所得,更
是無情之極。
無情會使人失去尊嚴,亦會遭受周圍的環境和別人無情的
看待。
今日的故事用饑荒、窮困、潦倒去表示環境的無情;小兒
子被派去放豬,想吃豬吃的豆莢也不能,顯出別人的無情
。猶太人視豬為不潔,是不可接近的;現在,竟然要放豬
、想吃豬吃的豆夾,是墮落到極點、是無情的高峰!
遇到無情的環境及無情的人,人就會被迫停下來,反思「
情」的重要;從「情」裏面,人找回自己、找回自己的尊
嚴。
小兒子在撫心自問中,想起父親是位有情的人。
鏡頭慢慢移到父親的身上,真正的主角出場了。
父親原是一位有情的人,面對兒子要求分家的時候,竟然
願意分給他!
如果,當日,父親無情地把兒子趕走;或者,兒子分家、
離開的時候,父親激憤地說了一些無情的話;那麼,無情
對無情,結果,彼此都是無情,不會負負得正的,小兒子
大概不敢回家。
現代,那麼多年輕人自殺;可能,生在一個無情的家。
現在,這是一位有情的父親,小兒子在「情」裏找回自己
;他想起父親的「情」,慚愧地承認自己的「無情」,才
能說出懺悔的話,起來,回到有情的父親身邊。
故事中,父親的情,既明顯又真誠;他很遠見到兒子回來
,就動了憐憫的心,即動了「情」。
說他「趨前」擁抱,是譯得不夠傳神;原文是有「飛奔」
的意思。
父親不是等兒子走到面前,而是主動地、忘形地跑出去、
擁抱;猶太人的家長,很講究尊嚴的,奔跑是失儀的舉動
;但是,這正顯示父親真情流露、忘記儀態問題了。
中國古人說「倒履相迎」,也是真情忘形的表現。
「擁抱」,是狂喜的表現,多次見到有人脫險回來,他的
親人會狂喜,互相擁抱痛哭,那是真情的流露。
在真情流露底下,父親好像忘記了兒子的惡行,亦沒興趣
聽兒子的懺悔;因為,他知道自己的真情得到勝利,無情
的兒子現在懂得「情」是什麼東西。
所以,他很樂意恢復他做為兒子的身分:「袍」,是榮譽
;「戒指」,代表權力;「鞋」,是自由人的象徵;因為
,奴隸是沒有鞋穿的。
比喻沒有說小兒子的結局;可是,大家都猜到,他會變成
有情的人。
故事本來可以停在這裏;但是,耶穌願意顯示,父親同樣
慈悲地對待另一類無情的人。
大兒子表面上循規蹈矩,事實上,他亦是個無情的人。
首先,他聽到弟弟歸來,便以冷面無情的公義,「生氣,
不肯進去」,對弟弟的遭遇沒有一點同情的心。
他不承認這是自己的弟弟,不屑稱呼他,只對父親說:「
你這個兒子」。
他對弟弟有一種無中生有的譴責,說他「與娼妓在一起,
耗盡你的財產」,這是個無情的推測。
他對父親很不敬,沒有稱呼過「父親」,處處都是不客氣
地稱「你」,反映出平日的服從是一種很勉強的責任。
最後,他還用小山羊、小肥牛這些物質去量度與父親的情
;還有,弟弟分家後,剩下的全都是他的;現在,弟弟回
來,父親竟恢復他兒子的地位,即弟弟再一次分到他的那
一份,這是多麼不公道!
父親對著這位無情的大兒子,同樣有情地稱呼他「孩子」
、稱呼小兒子為「你的弟弟」,希望用親情來感動他。
耶穌巧妙地把比喻停在這裡,大兒子的結局如何,在乎人
能否聽到弦外之音,做個有情的人。
聽的人中不少是法利塞人,耶穌就讓他們去決定大兒子的
結局,祂耐心等待另一浪子的回頭。
比喻為我們有很大的啟示,今日,人與人之間的疏離越來
越明顯,人與人之間那份情越來越冷漠;我們時常聽到,
親兄弟、姊妹爭家產,或夫妻分手時那種無情的手法,令
人不寒而慄。
我們的社會已有夠多無情的人存在,做為基督徒,無情是
與我們的身分不相稱;願我們聽到這個有情父親的比喻後
,認識到 天父的慈悲,不但不做絕情的人,還有能力去
做一位有情的人。 作者 吳智勳神父
反省與實踐:
請仔細觀察大兒子聽到弟弟歸來的反應和父親對大兒子說
的話,帶給你什麼啟示?
兩千年前的福音,竟反映了今日現實功利文化下的家庭人
際關係;認識 天父慈愛的我,是否願意在這無情的社會
裡做一位有情的人?我能夠在生活上具體實踐那些行動?
信友禱文:
請為準備在復活夜領洗、今天接受懇禱禮的候洗者祈禱
求 天主以基督的聖血保護他們,讓他們不受一切邪惡力
量的干擾;以基督肋旁流出的水澆灌他們,使他們在尋求
天主的朝聖旅途中,汲取永流不竭的活水,獲得支撐與力
量。
請為正在聽道理的慕道者以及陪伴他們的團體祈禱
求 天主開啟慕道者的眼睛,使他們在生活中看見
天主點亮的明燈;開啟他們的耳朵,使他們能聽見
天主親自的呼叫;開啟他們的唇舌,讓他們說出讚美
天主的語言與歌聲,在光榮 天主的時候,獲得聖化。
也乞求 天主幫助陪伴慕道者的團體可以以言以行、為
天主做見證,讓尋求 天主的人在基督徒身上見到
天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