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使我們飽飫
列下四 42 ~ 44;弗四 1 ~ 6;若六 1~15
默想
今天,福音提到的增餅奇蹟,是四部福音都有提到的
;傳統上,教會把這奇蹟理解為反映聖體聖事。
若望在福音內並沒有提及耶穌建立聖體聖事,在這裏
卻花了許多筆墨,把增餅的奇蹟詳細地寫出來,並加
上一大段生命食糧的言論。
耶穌在這裏所說的話、所做的動作,跟最後晚餐的是
一樣,同樣是:「拿起餅、祝謝了、分開、交給眾人
」;所以,若望福音雖然沒有提及建立聖體聖事,其
實,已在這裏說了。
增餅奇蹟的重點,並不在人們吃飽了餅這個事實上面
;它是要帶出:耶穌能夠使人飽飫,耶穌本人是生命
的食糧,擁有耶穌基督的人不再飢餓,救恩因基督的
緣故來臨了。
今天,我們就福音做反省時,不妨嘗試集中在人物中
做反省 :
第一個要提的人是斐理伯。
耶穌問斐理伯:「我們從那裏買餅給這些人吃 ? 」
為甚麼問斐理伯?
可能因為他是貝特賽達人,對加里肋亞湖一帶非常熟
悉;若有辦法的話,他最清楚不過。
斐理伯的回應,反映了他的性格:精打細算,又帶點
消極。
當耶穌問他時,他便仔細盤算,這許多人需要多少食
物、要用多少錢。他計算後,便回答耶穌:「即使買
二百個銀錢的餅也不夠這許多人分得一小塊」。
他們可能只有二百個銀錢;斐理伯發覺,即使傾盡所
有,也不足夠五千位男人加上他們的家屬吃飽,他覺
得自己無能為力,這便顯出他那種帶點消極的性格。
第二個要提的人物是安德肋。
在斐理伯回應耶穌後,安德肋仍然嘗試尋找其他方法
;他找到一位擁有五餅二魚的小孩,把他帶到耶穌跟
前;他可說是一位不會放棄、不會絕望的人物,即使
是很小的可能,他仍然會積極地、盡力地去做的人。
他把小孩帶到耶穌跟前,這是很典型的安德肋的做法
;聖經上,特別是若望福音,多次記載了他把人帶到
耶穌跟前;比方,一開始,他是第一位把自己的兄弟
西滿帶到耶穌跟前。
他接觸耶穌後,很高興地立即回家,把自己的兄弟一
併帶去;他便是這樣一位十分樂意把人帶到耶穌跟前
的人。
另一次記載,有一班希臘人想見耶穌,他便立刻把這
班外邦人帶到耶穌面前。
安德肋是一位盡了自己的力、把一切放到耶穌面前,
不會輕言絕望的人。
第三個要提的人物是那位小孩。
雖然,福音內只略略提及他;但是,他有小孩子天真
、慷慨的天性,他可能是跟隨媽媽來的小朋友。
小孩子帶著五個大麥餅和兩條魚,是有點不尋常;很
可能,他幫忙媽媽拿乾糧上路,這是他一家人路上的
食糧。
他天真地把家人的食糧奉獻出來,卻沒有想到自己的
五餅二魚足夠多少人吃;他只是知道其他人沒有食物
,很願意將自己的所有拿出來與人分享,即使只是微
不足道。
他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己這個慷慨的行動,竟然四部
福音都記載了;不但成為基督徒傳頌的美麗故事,更
成為聖體聖事神學的題材。
他的名字叫甚麼並不重要,他卻又一次使小孩子成為
可愛的人物、慷慨的象徵;甚至於,耶穌認定天國是
屬於小孩子的。
面對這三位人物,我們可以好好反省;這三位人物都
代表一些東西,可以做為我們的借鏡 :
面對一個困難的環境,我會怎樣做?
我會否像斐理伯一樣,精打細算過之後,認為無希望
,便放棄了?
我們面對許多社會問題,會否計算完後,便認為自己
力量微薄,不足以改變什麼;結果,消極地放棄,什
麼也不做呢?
還是像安德肋一樣,明白到困難所在,仍願意盡一點
點的努力,將問題帶到耶穌基督面前,請求耶穌幫助
這樣一個困難的環境?
這是我們能夠做得到、也是我們應該向安德肋學習的
;無論結果是怎樣,也是耶穌基督所願意的結果。
我們更應向那小孩學習;許多時候,我們只有精打細
算的老練,卻是缺少了那種天真、慷慨的心態。
今天福音給我們的這點啟示,值得我們好好的反省 :
因那小孩五餅二魚的慷慨,卻令這許多人得到飽飫,
耶穌基督使每人都得到想要的。
讓我們記得 : 天主會因一人的慷慨,令許多人受惠
;甚至,也變得慷慨起來。
無論什麼情況下,讓我們也願意與人分享,自己成為
第一個受惠者,並因耶穌基督恩寵的緣故,我們小小
的一點也足以使無數的人飽飫。 作者 吳智勳神父
反省與實踐
當一件事情來臨時,除了精打細算之外,我們也能抱
持著天真、慷慨的心態來多替他人著想嗎?
在基督聖體聖血節時,我們提到基督的恩寵不會越分
越少;今天福音中的小孩是不是也告訴了我們同樣的
道理呢?
信友禱詞
請為有心做志工的人祈禱
許多人感到這個社會很冷漠,無情又自私;其實不然
,我們的社會中還是有許多志工像小天使一樣,不求
回報地四處幫助人。
祈求 天主賜予這些志工最大的福份,在他感到困難
、無力時,依舊有禰的護佑,內心依舊平安、喜樂。
請為常遭受颱風肆虐的地區祈禱
夏季多颱風,一次風災,往往造成人員及農作物上的
嚴重損傷。
祈求 天主賜予我們智慧、德能,讓我們每一個人都
能注意四週環境,不濫墾山坡地、不亂倒垃圾、注重
水土保持;颱風來臨前,都能做好防颱措施,將風災
的破壞力減至最低。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