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是葡萄樹,我們是枝條
耶穌復活期第五主日
宗九 26 ~ 31;若壹三 18 ~ 24;若十五 1 ~ 8
今天彌撒中,我們聆聽了福音有關「真葡萄樹」的段落
;耶穌自己說,祂是真正的葡萄樹,並要我們和祂結合
為一,好能結出許多的果實。
在第一篇讀經中,我們看到,保祿剛一皈依便已經結出
了果實;因為,他勇敢地宣講,公開以耶穌的名講道。
第二篇讀經和福音聯繫起來,因為所說的是:「我們愛
,不可只用言語,也不可只用口舌,要用行動和事實」
;這樣的愛必定會帶來豐富的果實。
福音中,耶穌說,自己是真正的葡萄樹;祂用一個嚴肅
的警告向人們提出有關結果實的問題,祂說:「凡在我
身上不結實的枝條,祂( 天父)便剪掉」。
我們應該聽從耶穌的這個警告,這樣,在這警告的鞭策
下,我們得以完美地度基督信徒的生活,我們的心中也
充滿了極大的喜悅。
我們是主的枝條,為了能夠永遠做祂的枝條,我們必需
結出果實;否則, 天父便要被迫將我們剪掉。
天父不容忍基督的某一個肢體不能結實;因此,我們定
要度真正基督信徒的生活,不可僅僅帶著基督信徒的標
籤,應該表裏如一地符合基督的教導。
隨後,耶穌又肯定地說:「凡結實的,祂( 天父)就
清理,使他結更多的果實」。
這裏所指的是信仰生活中遇到的考驗,這些考驗是必要
的、具有正面的意義,而且也是結出更豐富果實的條件。
所有的聖人都經歷了許多不同的考驗,他們懷著感恩的
心接納這些考驗,知道在忍受考驗時,他們得以與耶穌
的逾越奧秘相連,因而可以結出更多的果實來光榮
天主和造福眾人。
接下來,耶穌揭示了結果實的條件;祂說:「你們住在
我內,我也住在你們內」。
大家都知道,葡萄枝單獨不能結實,需要靠葡萄樹。
如果,枝條脫離葡萄樹,便會枯乾、被扔掉。
同樣,我們基督信徒在信仰生活中結出果實的條件是:
我們在基督內,基督也在我們內。
我們在彌撒中領聖體,使基督在我們內,我們在基督內
;這樣,我們便能結出果實。
沒有聖體聖事,很難令基督信徒的生活結實;因為,缺
少了與基督的密切結合。
葡萄枝條需要生命活力的滋潤才能結實,否則便要枯萎。
耶穌堅定地說:「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條;那住在我
內,我也住在他內的,他就結許多的果實」。
因著與基督結合,我們令自己的生活結出豐盛的果實;
為此,我們要歡欣喜悅。
可是,怎樣的生活是與基督結合的生活?
我們所結的果實又是怎樣的果實?
這些,在這段福音中,耶穌並沒有說;不過,我們從若
望福音和新約其他的記載中可以知道,與葡萄樹相連的
枝條所要結出的最重要的果實,是愛的果實。
「我們愛,不可只用言語,也不可只用口舌,要用行動
和事實」;若望一書這樣向我們說。
這是耶穌的生命在我們內所生出的真正果實。
耶穌的生命,是一個愛的生命;當祂的生命進入我們的
生命中,要推動我們全心、全力地愛 父,並像祂愛
我們一樣愛別人,就是「不只用言語,也不只用口舌,
要用行動和事實」來愛。
保祿也告訴我們,重要的是,要有以愛德行事的信德。
信德,把我們與耶穌聯合在一起,使耶穌在我們內生活
、我們在耶穌內生活,因而生出一個愛的生命。
如果,沒有這種愛的生命,我們的信德便不是真正的信
德,是死的信德;就如雅各伯所說明的(雅二17)。
在今天所讀的福音中,耶穌隨後說:「你們如果住在我
內,我的話也存在你們內;如此,你們願意什麼,求吧
!必給你們成就」。這也是我們結果實的一個方法。
我們的生命是否能結出豐盛的果實,有賴於我們的祈求
;我們可以有信心,確信只要我們求,我們求的便必會
成就。
是耶穌在我們身上行動,使我們結出果實;因此,我們
要祈求祂賜予我們恩寵,並接納祂的恩寵,和祂一起完
成祂的事業。
耶穌與 天父結合在一起、和 天父一起做
天父的事業;若望福音中記述耶穌這樣說:「住在我內
的 父做祂自己的事業;你們要相信我:我在 父內,
父也在我內;若不然,你們至少該因那些事業而相信」
(見若十四10 ~ 15)。
天父將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展示給聖子,這樣,聖子便能
夠和祂一起做祂的事業。
我們和耶穌一起做祂的事業,實際上,是實現愛;通常
,我們人性的愛具有滋生的力量, 天主的愛則更加能
令人結出果實。
我們的愛要通過我們所行的有益的善事結出果實,這些
善事能引導我們、並令我們的生存美好。
若望在他第一封書信中也這樣寫說:「我們無論求甚麼
,必由祂獲得;因為,我們遵守了祂的命令,行了祂所
喜悅的事」。
如果,我們忠實地遵守 天主的旨意、也就是愛的旨意
,我們便可以向祂要求很多的事物。
當然,我們所做的要求應該具有愛的意義,卻不是自私
、自利的要求。如果,我們要求 天主幫助我們自私、
自利的心來壓制我們的靈性生活,這豈不是矛盾!
相反的,如果,我們做 天主喜悅的事;那麼,我們便
能向祂求得許多的事物,並因此而喜悅。
若望斷言:「祂的命令就是,叫我們信祂的子耶穌基督
的名字,並按照祂給我們所出的命令,彼此相愛」。
若望的話給我們指示了雙重命令,就是:信德與愛。
這命令是雙重的;因為,沒有在信德中與耶穌結合,便
不可能有愛;在另一方面,沒有在與耶穌結合中生活出
來的愛,信德便不是真的信德。
信德與愛,兩者關係密切;藉著信德,我們在耶穌內,
耶穌也在我們內。保祿這樣說:「我生活已不是我生活
,是基督在我內生活,我現今在肉身內生活(塵世上的
生活),是生活在對 天主子的信仰內;祂愛了我,且
為我捨棄了自己」(迦二20)。
我們所信的是一個人,祂全心地愛我們;祂使我們和祂
相交,並將愛的力量通傳給我們,使我們得以改變自己
的生命;然後,也改變我們周圍的人的生命。
相信、愛、因信德在耶穌內、因愛結出果實,這些都是
基督信徒生活的特性。
基督信徒的生活是一個非常美好的生活,能將幸福傳給
四周的人;基督信徒的生活也是一個光明和慷慨的生活。
我們領聖體,是一個極大的信德舉動;我們從聖體得到
所有愛的力量。
因此,我們應該懷著感激的心,生活出信德和愛的雙重
命令,以能夠獲得完美的喜悅。
事實上,耶穌也曾說過:「我對你們講論了這些事,為
使我的喜樂存在你們內,使你們的喜樂圓滿無缺」(若
十五11)。 作者:阿爾貝.范諾怡 耶穌會樞機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