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獻,不是放棄;是舉起
主內的兄弟、姐妹:
我們已進入了教會禮儀慶典中的四旬期,在這恩寵的時期
,教會鼓勵我們更深入地默想一些信仰的核心主題。
今天,我們可以默想的主題是「愛的祭獻」,也就是為了
愛、把自己所愛的完全交付出來做為奉獻和犧牲。
亞巴郎為了 天主,毫不遲疑地準備祭獻自己心愛的兒子
依撒格(讀經一:創廿二 9 ~ 12);但是,
天主更為了全人類,實際地祭獻了自己鍾愛的獨生子耶穌
(讀經二:羅八31 ~ 32)。
兩者的結局不可同日而言;依撒格因 天主存活了;耶穌
卻為全人類死了。
亞巴郎因聽信 天主,獲得了 天主許諾的祝福,不只他
自己受到祝福,他的後裔也蒙受祝福。
天主為了更圓滿地祝福我們,實際地祭獻了獨生愛子耶穌
,讓我們都能因耶穌獲得救贖、因愛而永遠生活。
在祭獻的觀點下,教會邀請我們從愛、信德及生命之間的
相互關係去回顧和重整我們的生活。
生活,尤其是,信仰和靈修生活,因為是活潑、有生氣的
;所以,是必需繼續成長、走向成全的。
因此,在生活中,我們常有很多需要整頓和改進的地方。
有時候,我們會覺得目前的生活還蠻不錯的;所以,就在
現況中停滯不前、苟且偷安,不願面對新挑戰、不再尋求
上進。然而,那只能是一時不知所措的感覺,就如伯多祿
在今天的福音中對耶穌說的話那樣:「老師,我們在這裏
真好!讓我們就在這裡搭帳棚住下吧」(谷九 5)。
伯多祿之所以這麽說,是因為他們當時正處在
上主慈顏光輝的照耀中,看見 天主對耶穌的極大慈愛,
甚感欣慰、祥和(參閱「亞郎的祝福」:戶六24 ~ 26)。
這種神慰的感覺,恰似在山上做避靜,但願時光就此永遠
停留,不要再有現世紛擾的事物。
然而,他們向四周一看,誰都不在了;只有耶穌同他們在
一起(谷九 8)。
「向四周一看」,指的不是看看四周,卻是說當他們意識
過來時,他們發現還踩在地上,還不是天上;他們必需在
現世的日常生活中跟隨耶穌、與耶穌同在。
他們從山上下來時,耶穌告訴他們說,祂必需經過痛苦的
死亡,才從死者中復活。
在耶穌的一生中,從開始到最後,祂曾多次受到被人讚美
和擁護的試探(參閱:路二51;若六15;谷十五32;若廿
17);祂原本可以過個世人眼中成功的生活,祂卻為了愛
天主及愛世人,不但不尋求過個安逸的生活,反而將自己
祭獻在十字架上。
世上的帳棚不管多好,只能是暫時的居所,我們必需嚮往
天上永恆的家;因為,那裏才是我們信德和生命的終向。
伯多祿和門徒們當時都不明白「耶穌從死者中復活」是甚
麽意思;但是,後來,他們懂了。保祿在取自《羅馬書》
的第二篇讀經中告訴我們說,「耶穌從死者中復活」的意
思就是, 天主始終站在我們這一邊。
因為, 天主站在我們這一邊,連自己的兒子都沒有憐惜
地為我們祭獻了;所以,我們可以肯定,
天主必會把最好的一切都賜予我們,也會在任何處境中為
我們辯護和照顧我們。
換句話說, 天主對我們的愛總是不離不棄、相隨永遠。
我們對愛的肯定,是我們信德的基礎,也是我們改過遷善
的動力;舉個例子,我們都是父母親的孩子,當我們年幼
時,父母親都會教訓我們,甚至,責駡我們;因為,我們
總會做些錯事。
問題就在這裏:當我們被父母責駡之後,我們會不會改正
錯誤的行為呢?
為什麽,有些人會變好;有些人卻不會變好呢?
關鍵就在於:我們能否肯定父母親真正地愛我們。
愛,是一種改過、遷善的力量。
如果,我們能肯定父母真正地愛我們,我們就不會一直錯
下去;我們一定會改變和改進我們的生活。
同樣的,若是我們能肯定 天主真正地愛我們,我們也不
會一直錯下去!
即使,我們有時無法肯定父母親真正愛我們,我們卻能很
肯定 天主確確實實地愛著我們;因為, 天主為了我們
已經將自己做為祭獻,現在,永遠站在我們這一邊。
因為, 天主愛了我們;所以,我們可以去愛:愛我們的
父母、愛我們兄弟、姐妹、愛我們的朋友們,甚至,愛那
些與我們敵對的人。
愛,能改變一切;愛,更能改變我們自己!
在四旬期間,我們除了要講悔改之外,我們更要講愛,尤
其要講 天主對我們的愛。
真實的愛都要求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做出奉獻和犧牲;沒有
在實際行動上做出奉獻和犧牲的愛,很難會是真愛。
真愛,總是離不開 天主;因為, 天主就是愛。
因此,我們可以從奉獻的觀點來理解愛。
奉獻,不是放棄,卻是舉起我們所心愛的事物。
在希伯來文,「奉獻」(olah) 的意思是使所獻出的事物
成為神聖的事物,也就是說,把所獻出的事物提昇到它本
身更高的目的;與這種奉獻相關的就是犧牲。
同樣在希伯來文,「犧牲」(qorban) 的意思是拉近距離
。我們愛 天主,把自己心愛的奉獻給 天主;因此,就
是將自己內在的素質提昇到它真實的泉源,使它實踐我們
生命更崇高的目的。
天主愛我們,為我們犧牲了祂的愛子,就是為了拉近我們
與祂之間的距離。耶穌為我們做了祭獻,就是為了向我們
證明祂是厄瑪奴耳【 天主與我們同在】,且站在我們這
一邊。
四旬期,是 天主以實際行動來愛我們的時期;因此,是
特別恩寵的時期,也是改變和重整我們生活的好時期。
在奉獻的觀點下,我們要如何改變和重整我們的生活呢?
我們需要實實在在地認識自己,並且,要努力成聖。
我們需要細心檢討自己,找出想做或者已經做了的惡事;
這並非只是為了把它切除掉,更是為了在其中找到聖潔的
火花。
我們不以棄絕或否認這些惡事為起點,反而是以坦白承認
我們確實有心想做這些惡事,並為之悔改。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提昇和救贖我們這些罪惡的傾向。
我們發脾氣;因為,我們要馬上看到事情好轉起來。
我們以貪婪的眼光看待別人;因為,我們忘了如何去愛。
我們儲存很多財物;因為,我們以為它會帶給我們更好的
生活。
我們對許多事情不聞不問;因為,我們害怕它會給我們帶
來痛苦。
我們浪費時間;因為,我們不懂得如何建立生活的關係。
我們容忍社會上的許多殘暴和不義;因為,我們以為這樣
能夠賑救更多的性命。
這些行為的根基原本都是聖潔的;在聖潔的時刻、在奉獻
和恩寵的光照下,我們這些歪曲邪惡的傾向就會顯露出來
,並且要求治療、釋放和救贖。
回歸到我們聖潔的泉源,並不是要我們感到內疚和自責,
是要我們承認自己真實的樣貌,接納自己,並願意接受
天主治癒的寬恕,堅信 天主的愛必定大過我們的惡。
我們不為自己的所做所為感到自豪,卻要誠心找出我們原
有的動機,觀察它如何被扭曲得面目全非;因此,我們就
能真正地道歉、悔改、並且改正我們的過錯。
在改變和重整我們的生活時,我們必會意識到自己很需要
天主、很需要耶穌基督來做我們的救主。
在這充滿恩寵的四旬期,讓我們真正接納自己、真心悔改
、努力重整自己的生活,並且感謝 天主為我們祭獻了祂
的愛子耶穌,使祂做為我們的救主;阿們。
~張德福神父~ 摘自 梵蒂岡廣播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