潔殿、淨化教會 (若二13~25)
張春申神父 著
在教會很古老的傳統中,若望福音便稱為精神福音;因為
,當他敘述耶穌的言行時,不只自歷史出發,而且往往還
加上一層精神意義,引人進入深處。
其實,我們知道,福音都是寫在耶穌苦難與復活升天之後
,由於這個決定性的因素,促使福音作者在著書時,通過
信仰述說耶穌的言行。
四部福音都是如此,第四部福音更為明顯。
我們今天聆聽的『耶穌潔淨聖殿』事跡,在其他三部福音
中記載得比較簡單,沒有若望那樣詳細,也沒有加上註解
;而且最令人注意的,三部對觀福音中,耶穌進入聖殿事
跡,都在耶穌榮進耶路撒冷、也是耶穌被處死之前一周。
至於若望福音,卻寫在耶穌傳教生涯之初;我們講解這段
福音之後,大概也能夠猜測為什麼若望如此安排。
聖殿,是猶太人信仰生活的中心,在禮儀中,那裏表達人
對 天主的信心。
如果,聖殿成了商場,表示猶太人的信仰衰落,已經失掉
對 天主的崇敬,把心神轉注在世間的財物之上。
耶穌的使命,便是向猶太人以及人類傳報天國的訊息。
綜合地說,祂啟示 天主是 父,也要求人以心神的真理
朝拜 父。
若望敘述說,耶穌在傳教生活之初,在聖殿中驅逐商人的
行動,可說是綜合了耶穌實踐使命的行動。
在整部福音中,若望記錄了耶穌發顯的奇蹟以及奇蹟之後
耶穌所做的宣講,整體來說,一切都是啟示 天主是 父
、耶穌是 天父遣發的兒子,祂來,引人歸向唯一的 父
,準備他們一顆 天主子女的心。
我們可以用增餅奇蹟與聖體聖事的道理見出這個中心思想
;耶穌說:「誰吃我的肉,並喝我的血,便住在我內,我
也住在他內;就如那生活的 父派遣了我,我因 父生活
;照樣,那吃我的人,也要因我生活」。
當然,因耶穌生活的人,便是 天主的子女;而且只有在
祂內,才能接近 天父。
耶穌一生向人傳報這個訊息,最後,也為此遭猶太權威反
抗,他們在比拉多前告發祂自充為 天主子,因而釘祂在
十字架上。
這是耶穌整體生命的綱要,所以,若望福音在祂傳教開始
,應用潔殿事跡,一方面說明祂要引領人以子女的心朝拜
天父,另一方面卻同時預先指出,耶穌因此要有的遭遇;
所以說「你們拆毀這聖殿,三天以內,我要把它重建起來
」;這是指祂的身體將被處死,三天之後,祂要復活。
在四旬期內,教會為了紀念基督的苦難,應用這篇福音的
理由也足夠清楚了;但是,還有一層深刻的思想必需繼續
解釋下去,為什麼耶穌把聖殿比做祂的身體呢?
原來,耶穌是唯一 天主子,誰要接近 天父,必需在祂
內,祂是道路、通往 天父的唯一道路。
猶太民族在聖殿內接近 天主;基督信徒是在耶穌基督的
身體內接近 天父;所以,耶穌的身體是真正的聖殿。
為我們而論,人手所建的聖堂,果然有其必要;若是不在
基督身體內,聖堂也是空洞無物了。
一座聖堂,供奉耶穌聖體, 天主子女便可以在基督內,
以心神與真理朝拜 天父。
今天,耶穌聖殿的事跡多麼的精深,古代傳統稱若望福音
為精神福音,真的有根據。
反省與行動:
耶穌說:「人除非由水和聖神而生,不能進
天主的國」;我瞭解這真義嗎?
我在受洗多年之後,如何回頭反省我受洗的意義?
我如何能更活出基督徒的生命來?
禱文:
請為候洗者祈禱
耶穌說:「人除非由水和聖神而生,不能進 天主的國」
;祈求仁慈的 上主恩賜所有的候洗者都能體認基督就是
照世真光,並且準備好自己,接受水和聖神的洗禮,跟隨
基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