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規諫、寬恕與祈禱

 

 

房志榮神父

 

默想:

 

今天的福音選讀、瑪十八15 ~ 20,有三個主題:15 ~ 17

 

彼此規諫18互相寬恕19 ~ 20共同祈禱

 

《新約聖經樂仁譯本》譯文如下:「15如果,你的兄弟

 

得罪了你,在只有你和他一起時、指出他的過失。

 

如果,他肯聽你,你便將你的弟兄贏回來了。

 

16如果,他不聽;你便帶一、兩個人同去,使任何事,

 

憑兩、三個人的口供可以確定。

 

17如果,他不聽他們,應向教會報告。

 

如果,他不聽教會;就把他當做外邦人或稅務員看待。

 

18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在地上綑綁的,在天上也要被

 

綑綁;你們在地上釋放的,在天上也必得釋放。

 

19我實在地告訴你們:你們若有兩個人在地上同心合意

 

地祈求,無論求什麼,我在天的    父一定會給你們實現

 

20因為,那裏有兩、三個人因我的名字聚在一起,我

 

就在他們中間」。

 

瑪竇福音第十八章報導,耶穌細說基督徒的團體生活應

 

該是怎樣的;今天所讀的三個主題之前,另有三個主題

 

1 ~ 5誰是最大的6 ~ 9與罪惡誓不兩立10 ~ 14尋找

 

迷失的羊

 

在今天的三個主題後,有一大段關於寬恕之道的發揮:

 

21 ~ 35兩個欠債人的比喻

 

這樣去體驗瑪竇福音第十八章,會發覺,這一章確實是

 

一部基督徒團體生活的寶鑑;果真努力遵從實行,可以

 

日益呈現出基督徒的真面貌。

 

有關今天的福音,《新約聖經樂仁譯本》的註解大意是

 

說,基督徒團體應該和平相處,不該有衝突;衝突發生

 

了,該即刻尋求修好。

 

如果,有人拒絕修好;他雖留在團體裡,也是個陌生人

 

。如果,他不改初衷,團體負責人可將他開除(參閱格

 

前五 5 ~ 6)。

 

這種寬恕和修好的訓誨,在團體祈禱中可以得到完滿。

 

一個祈禱的團體能體驗到耶穌的臨在(參閱二十八20

 

;不過,同時,他們也需要擁有耶穌在

 

天主經裏所要求的態度,並實踐主禱文所列出的條件:

 

榮耀主名、天國來臨、主旨承行。

 

值得注意的是,主耶穌把兄弟、姊妹間必需彼此規諫、

 

勸勉說得這樣具體又有層次:先單獨二人,再找一、兩

 

個人同去,最後,才去找教會。

 

至於18節中所許的綑綁和釋放,是把十六章19節中耶穌

 

伯鐸所許諾的、用在所有的基督徒身上,說明我們的

 

此寬恕,與    天主寬恕我們是分不開的。

 

最後,19 ~ 20節中說,你們若有兩個人在地上同心合意

 

地祈求,無論求什麼,我在天的    父一定會給你們實現

 

因為,那裏有兩、三個人因我的名字聚在一起,我

 

在他們中間。

 

天父將俯允、耶穌將親臨等,都是一些十分寬慰人心的

 

話和許諾;我們明白耶穌的信實,深深信以為真。

 

讀經一、則三三7 ~ 9,是厄則克耳先知書第三部份的三

 

節,選為今天的讀經,只為與福音中的第一主題「規諫

 

人民」配合。

 

則一至二十四章是第一部份,有宣告以色列國家毀滅的

 

言論;二十五至三十二章是第二部份,預言列國的滅亡

 

;第三部份又分二單元:三十三至三十九章重建以色列

 

及四十至四十八有關新聖殿的神視

 

今天讀的三節,是在「重建以色列」單元的開始,說明

 

先知以    天主傳給他的話去規諫惡人的重責大任:「 7

 

至於你,人子,我已安置你做以色列的哨兵;你聽見我

 

的話,你必需警告他們。

 

 8 當我對惡人說:『惡人呀,你必要喪亡』時,你如果

 

沒有忠告那惡人、要他離開他的惡行;那麼,他將因他

 

的罪受死,我也要向你追討他的血債。

 

 9 如果,你警告過這惡人、要他改正惡行,他卻不肯改

 

過;那麼,他會因自己的罪喪亡,但是,你無需承擔甚

 

麼」(《牧靈聖經》譯文和註釋)。

 

主耶穌告誡基督徒之間需互相規勸;有先知的這番話在

 

前,當然,更凸顯其重要性和親切感。

 

讀經二、羅十三  8 ~ 10:「 8 總不可虧欠人什麼;你們

 

彼此虧欠的,只是相親相愛;因為,那愛別人的,就滿

 

全了法律。

 

其實,『不可姦淫、不可殺人、不可偷盜、不可貪婪』

 

和其他一切誡命都包括在這句話裏:『愛人如己』。

 

19有愛德,就不會損害別人;所以,愛德滿全了所有的

 

法律」(《新約聖經樂仁譯本》)。

 

上個主日讀經二、羅十二1 ~ 2中,保祿勸羅馬信友要把

 

自己獻給    天主、做為鮮活的祭品。

 

本主日,羅十三  8 ~ 10,勸告他們要彼此相親相愛。

 

羅馬書第十三章分二部份,  1 ~ 10講「服從首長」,是

 

主要章旨;餘下的11 ~ 14講「基督將會再來」。

 

今天讀經二省去的第 7 節,可做為前六節的綱要,和 8

 

 ~ 10節的導言,不妨在此補讀:「各人所應得的,你們

 

都要付清;應向誰繳稅,就向誰繳稅;應向誰納糧,就

 

向誰納糧;誰應受敬畏,就敬畏誰;誰應受尊敬,就尊

 

敬誰」。

 

然後,就是今天讀的  8 ~ 10三節;這些話清晰、明朗,

 

不需解釋。不過,略知這些規勸的時代背景,有助於我

 

們更深的理解。

 

「本書信寫成之時(公元5758年),正是尼祿皇帝統

 

治時期(54 ~ 68年),基督徒受到殘酷迫害;伯多祿和

 

保祿可能是在這段時期殉道。

 

無論如何,保祿認為,一切權柄都是合法且尊貴的。

 

因此,基督徒必需是好公民。

 

保祿的勸告,看似天真,其實,大有道理;就是不可把

 

政治與宗教混在一起。

 

一方面,基督徒能生活在任何政權之下,只要那是合法

 

和公義的政權,不論它是否接受基督信仰;另一方面,

 

一個信奉基督信仰的政權,不該歧視非基督徒公民。

 

保祿把各種具體的公民責任,例如  : 納稅、繳交差餉、

 

尊重眾人等等,當做對待一切人如兄弟姊妹的愛德行為。

 

保祿不願基督徒在任何事互相虧欠;我們難以償還的債

 

,只是不夠相愛。

 

愛鄰人的人,永遠是一位完美的公民」( 8 ~ 10)。

 

以上這段註解,把今天讀經二的三節經句放在歷史的脈

 

絡裏,讓我們看出保祿給羅馬信徒的規勸、講的道理,

 

多麼配合當時、當地的需要。

 

我們目前的任務是,如何在日常生活裡,實踐這些永遠

 

有效的金科玉律。

 

反省與行動:

 

1. 我容易寬恕別人嗎?

 

    有什麼阻礙我寬恕嗎?

 

2. 我曾經規勸過別人嗎?

 

    面對別人的冒犯或錯誤,我勇於規勸嗎?

 

3. 我常在弟兄、姊妹的共融祈禱中感受主耶穌的臨在和

 

    天父的俯允嗎?

 

禱文:

 

1. 請為基督徒祈禱

 

    主基督教導我們,要彼此寬恕、互相規勸,同心合意

 

    地祈禱。

 

    祈求仁慈的    天父恩賜    天主子民能相親相愛,彼此

 

    勸勉,合一共融,一起拓展基督的教會,活出喜樂的

 

    見證。

 

2. 請為立法院的開議祈禱

 

    立法院新會期即將開始;祈求仁慈的    天父恩賜每一

 

    位立法委員都能體認並承擔自己的職責,眼光遠大、

 

    心胸開闊,凝聚共識,迅速通過有利於國家發展的各

 

    項法案。

 

3. 請為世界和平祈禱

 

    烏克蘭、伊拉克的戰亂繼續延燒;巴基斯坦示威衝突

 

    不斷;香港普選爭議;伊波拉病毒的蔓延等,都造成

 

    動盪。祈求仁慈的    天父恩賜真正的和平早日降臨。

 

4. 請為安寧緩和醫療祈禱

 

    安寧緩和醫療雖已修法通過,卻仍未落實;祈求仁慈

 

    的    天父恩賜醫護人員和家屬能尊重病患的尊嚴和意

 

    願,放棄不必要的治療和急救,讓他們安詳離世。

 

5. 請為學生祈禱

 

    各級學校正陸續開學;祈求仁慈的    天父恩賜所有的

 

    學子喜悅地迎接新學期,積極快樂地專心學習,養成

 

    健全的人格,並在學業和各種技能上踏實地累積實力。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規諫、寬恕與祈禱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uodegang 的頭像
    Guodegang

    郭德剛福傳中心

    Guodeg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