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耶穌的謙和
主内的兄弟、姐妹:
福音的全部要求,最终,都總歸於「爱 天主和爱近人」
这條最大的诫命(瑪廿二36 ~ 39,十九18 ~ 19)。
这條爱的诫命有所要求、需要付出;而且,是很真實地要
求、很真實地付出,甚至,得投注整個的生命;然而,爱
,并不苛刻。
雖然,爱,必会有苦;但是,我们肯定不能说,爱,是一
种痛苦。
在这主日的福音中,耶稣更说,爱,绝对不是一种羈軛和
重擔;因为,爱的軛是柔和的、爱的担子是輕省的(瑪十
一30)。
耶稣邀请我们到祂跟前去、向祂學習爱,全心、全意地爱
天主和爱近人,并因祂而認識爱。
所有因爱而劳苦和负重担的人,若到祂跟前去,必要找到
靈魂的安息,享受 天主的慈爱;这是耶稣给我们的保证
耶稣不像經師和法利塞人那样、光说不做;「他们把沉重
又難以负荷的担子捆好、放在人的肩上,自己却不肯用一
根指頭動一下」(瑪廿三 4)。
耶稣了解我们的软弱、知道我们的需要,不会以重担壓倒
我们;總是比我们先行一歩、總是親自以祂的恩寵辅助我
们完成祂对我们的要求,從不任由我们自生自滅;因此,
我们不要害怕到祂跟前去,不要害怕成为祂的門徒。
耶稣是良善、心谦的;那些心靈像小孩子般的人能因耶稣
感谢 天主;耶稣也为他们感谢 天主,稱他们是有福的
(瑪五 3 ~ 12),他们在耶稣身上看得见
天主仁慈的顯现。
然而,那些自認為有智慧和聪明的人却因耶稣跌倒(瑪十
一 6),他们即使看见了耶稣所行的奇事異能,仍不相信
耶稣、仍排斥耶稣(瑪十一16 ~ 24)。
凭自己的智慧和聪明,人認不出耶稣的良善心谦、認不出
天主的旨意,感觉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劳苦和重担。
没错;凭自己的智慧和聪明,人可以虔诚地依据聖經、法
律和傳統生活;但是,这将導致他们認定 天主只会如此
行动、也只能这般行事;他们不願看见 天主出乎意料之
外的仁慈,不願接纳 天主無償的恩赐。
耶稣確實是良善、心謙的!謙和,是这位受 天主派遣者
最顯赫的特质(瑪十一29;户十二 3)。
耶稣向我们展示 天主無限的仁慈;因为,祂認識
天主是父親、極仁慈的父親。
耶稣向我们啟示 天父,要我们与祂一同享受
天父的慈爱,把自己全然地交托在 天父手中。
凭自己的智慧和聪明,我们常会太过谨慎、太多顾忌,放
不下,不自在;唯有像小孩子般的心靈,可以使我们全然
信赖。
这是圣史瑪竇在主日福音中向我们强调的重点,他更引用
依撒意亞先知的话、说明耶稣確實懂得同情我们:「看,
我的僕人,祂是我所揀選、我所鍾愛的;祂是我心靈所喜
悦的;我要使我的 神住在祂身上。
祂不爭辯、也不喧嚷;已壓破的蘆葦,祂不折断;将熄滅
的燈心,祂不吹滅,直到祂使真道勝利」(瑪十二17 ~ 20
)。因此,爱,并非如我们想象中那般辛苦和沉重。
學習耶稣的謙和,我们就能畅懷地奔赴 天主爱的路程
(詠一一九32),时时感谢 天主对我们的慈爱宽容。
當不盡人意时,我们可以坦然信頼这是天意,相信
天主对我们的旨意是福、不是禍:「 天主对我们所懷的
計畫,是和平、不是災禍的計畫,令我们有前途、有希望
」(耶廿九11)。
我们是良善、心謙的耶稣的門徒;祂是我们謙和及勝利的
君王;透过祂的死亡,祂從我们随從肉性的生活中拯救了
我们;藉着祂的復活,祂轉變了我们,使我们屬於聖神,
叫我们在祂的聖神内生活(讀經二:羅八 9 ~ 13)。
在我们软弱中,祂赐给我们食粮;那吃了能够增强心神的
麵餅、飲了可以舒畅心神的美酒(詠一○四15),也就是
祂为了我们和眾人而交付的身体和倾流的寶血。
耶稣坚强了我们的心志,使我们看见:爱,必会讓我们獲
得心靈的安息。
耶稣邀请我们揹起祂的軛、跟祂學(瑪十一29),这并不
意味着跟随祂受苦和受死;而是感谢祂为我们受了苦,并
以祂的死亡赐给了我们永恒的生命。
我们已经享受了耶稣苦难和死亡的成果,感谢、感恩就是
我们得救的根据;因为,感谢耶稣,本身就是承認耶稣对
我们的好,就如耶稣以感谢 天父来承認 天父的好一样
懂得感谢,是信德的表现;懂得感谢的人,将走在宽阔的
道路,也就是有救恩的道路;心胸宽敞,天天自在。
因此,讓我们欢迎耶稣的讯息,接受耶稣的邀请、向耶稣
學習良善、心謙,勇敢地去爱,并为我们能够爱而事事感
谢 天主,常常喜樂;阿们。
~张德福神父~ 摘自 梵蒂岡廣播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