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各地,尤其是北部地區的聖召有所增加;儘管,基督信徒不斷遭到歧視和暴力攻擊,但是
修女和司鐸聖召繼續産生;針對這個積極的傾向,梵蒂岡電臺請納西克的主教瑪查多談談他的
看法。
瑪查多主教說:這是個好消息;我的祈禱是,教會內一直有品質良好的聖召,這是我祈禱的主
要意向。我每天這樣祈禱說: 上主,求禰賜給我們聖召,賜給我們真正受到耶穌的愛和恩寵
所激發的人的聖召。
梵蒂岡電臺問:聖召增加,是反對暴力、反對歧視的最好回應嗎?
瑪查多主教答:教會對暴力不會反擊,而是以福音的力量來生活;這是印度教會的活力,
尤其是在新的傳教區,那裏有很多人渴望得到耶穌的福音,即使教會受到迫害,殉道者是新
基督徒的信仰種子。我們的教會是個以極大熱情生活的教會;度宗教生活的聖召,是完全
活出福音召喚的一種方式。
問:在印度,當司鐸意味著什麽?
答:被召叫做司鐸,幷不是有一天說【是】,而是,每天生活在這【是】中。我們要像
耶穌、像很多充滿 天主的人一樣,要活出這聖德,活出司鐸職務,完全致力於爲信徒服務。
問:在不同責任中,教會還有一個重要的承諾,就是要培育貧窮青年?
答:教會一直留意窮人家的青年的培育和瞭解 天主賜給他們的才能;所以,也有很多在俗
青年非常接近教會,他們也是傳教士。爲了激勵我們的青年,我們還有許多工作要做。
緬甸教會,教區司鐸聖召的狀況令人滿意,但是,需要更多的修會聖召。
仰光大修院副院長翁(Cyprian Aung Win)神父向天亞社解釋 :「 原因之一是,許多修會會士
失去了他們的作用,也因此失去了過去所有的身分。」以基督學校兄弟會為例,修會緬甸會省
省長勞倫斯 ( Lawrence ) 神父表示,自 1962 年, 天主教學校國有化後,基督學校兄弟會
在緬甸的會士減少。
聖方濟沙勿略小兄弟會總會長田 ( Mg Mg Tin ) 神父表示,要在教區神職人員及奉獻生活聖召
中做選擇時,青年人其實更喜歡教區司鐸聖召。他說 : 「 許多人認為,成為一位教區司鐸,對
青年提供更多的保障。」田神父強調,在促進青年聖召上,家庭有著主要的作用。
目前,有150名修會會士在緬甸從事使徒工作;仰光的聖若瑟大修院也有170位修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