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本主日,是常年期第二主日;一般來說,很少聽到常年期第一主日的說法,因為,在常年期


第一主日,即上主日,教會慶祝主受洗節,因而,一般人以「主受洗節」來稱之。


現在,我們把常年期一詞的意義約略介紹一下:


「常年期」這名稱,是由一九六九年教會禮儀年曆改革以後才在普世教會內開始流行的。


在這改革後的禮儀年曆中,「復活期」、「四旬期」、「聖誕期」以及「將臨期」,各有其


特點;但是,除了這些特別節期之外,在禮儀年中仍有三十三或三十四週,這個時期並沒有


指定慶祝基督的某一特定奧蹟,而是對基督的全部奧蹟做綜合性的紀念;這一段時期,就是


現行教會禮儀年所謂的「常年期」。


「常年期」,是由一月六日之後的星期一開始,直到聖灰禮儀星期三;然後,又從五旬主日


後的星期一開始,直到將臨期第一主日前夕第一晚禱時為止。


「常年期」的各個主日,除了最後的幾個主日特別強調基督救世奧蹟全部完成的階段,凸顯


救世奧蹟的末世幅度之外,彼此並沒有顯著的差別。每個主日都好比復活節,都是慶祝耶穌


復活的奧蹟;這原是教會傳統上主日的意義。


常年期,每個主日都編有專用的彌撒經文和特選的讀經;彌撒經文包括集禱經、獻禮經、領


聖體後經,年年相同。特選的讀經,則分甲、乙、丙三年一循環,輪流選讀。


在現行的教會禮儀中,主日彌撒有三篇讀經;第一篇選自舊約聖經;第二篇選自宗徒書信;


第三篇選自四部福音。經文的選讀,都有各自的標準;在一般情形下,常年期主日彌撒中的


福音,甲年選自聖瑪竇福音、乙年選自聖馬爾谷福音、丙年選自聖路加福音。但是,在特殊


的機會和節日,甲、乙、丙三年都會選讀聖若望福音中的某些章節。


至於其他兩篇讀經:讀經一的選擇,配合該主日福音的內容主題;讀經二則自成一系,連續


選讀某一新約書信,與福音不必有關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uodegang 的頭像
    Guodegang

    郭德剛福傳中心

    Guodeg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