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聖王炳(樂倫)  一月二十九日


St. Lorenzo Wang Bing


傳道員,殉道


聖王炳,亦稱王賓,洗名樂倫;嘉慶七年(一八0 二年),生於貴州貴陽。


父名應福、母賴氏,生五女、一男。


同族王正,進京應考,遇到神父,得聞聖道,受洗;回貴陽,勸了不少人信主;王應福全家就在


其中。


王炳,小名長生,幼年時,由康若望神父授堅振;後來,地方上稱他王大爺;因為他曾販賣皮蛋


,又叫王皮蛋。


嘉慶十六年,白蓮教一再做亂;官差見他們有刀鎗,不敢惹,反誣賴教友,濫行拘捕來邀功。


王炳的父母就這樣被抓,充軍到伊犁並死在那裡。


那時,王炳尚小,由大姐撫養,讀過幾年書;後來,大姐也因不肯背教,被充軍;最後,他投靠


姑母李王氏,種菜度日。


二十幾歲,王炳娶妻李氏,生二男、三女。李氏,遵義人,十七歲領洗,生性兇悍,常和丈夫吵


鬧;王炳一味忍耐,好言相勸。


王炳家有田幾畝,又賣皮蛋,生活算過得去。他人長得高大,頭向前略傾,兩肩微聳,紫紅臉,


目光炯炯,一張嘴難看,門牙露出,上唇翹起,下唇幾乎被門牙遮住,額角凸出,鼻子長大,兩


耳微垂,頭髮漆黑,梳成前清時代的大辮子。


因為,他特別熱心,貴陽的主任司鐸要他當教友領袖。他不時探望病患,尤其孤老院的病人,勸


他們一心依靠    天主;並且,為他們送終安葬。他又懷著滿腔熱忱,幫助別人;任何人求他,都


一口應承;不論貧富,一視同仁,因此,大家送他一個綽號,叫他王善人。


他的妻舅因信教被發配到伊犁;王炳遂把他們的兒女領到自己家裡撫養。


王炳以熱心神業做修養根基,背記很多短誦,各種情況有不同的短誦。據說,他常唸耶穌受難禱


文,憑著嘉言懿行感動了很多人歸主。


有人好幾次聽到他表示願為主殉道;不過,他絕不自投羅網。


因為,皮蛋生意沒有多大出息,王炳改做貨運,籌集紋銀二百兩做資本,買了幾匹馬,替客商駝


運貨物至雲南。一次,接運大宗貨物,被押運的馬伕連馬帶貨一齊偷賣逃走,幾乎使他傾家蕩產


王炳順從主命,並不抱怨;可是,妻子卻耐不了清苦,整天吵鬧得雞犬不寧,勸她又不聽,只


好躲開避難,不願與之爭吵。


生意失敗後,在貴陽聖若瑟經堂附近種菜度日,整天辛勞,不夠餬口;於是,再湊些本錢,開了


一間肉舖。


咸豐三年,平越、甕安兩縣聖教大行,童保祿副主教派王炳去照顧;遇有須向主教或司鐸請示的


事,也由他傳報。因此,他先到圓坡寨、木老坡、銀綻街、後坎上、村寨等村,後又去東南一帶


地方訪問講道。


咸豐六年,奉李萬美神父命,到興義協助傳教;第二年,在大麻屋勸化了十多家。可是,這些新


教友大多虎頭蛇尾,因為怕事,都變成了受過洗的外教人。王炳只好離開大麻屋,轉往普安;那


裡有一位準教友名何老董,請王炳去開教;果然不久,何老董的岳丈、妻舅及五大家鄰居都信了


教。不滿一月,聽道的有一百多人。


據梅神父說,因為,普安的希望大,又增添了一位宣道員,準教友中有一個人,在地方上有些勢


力,由兩位宣道員陪同到省城看看教會的情形,以便回去教大家放心信教。不料,他們回去時,


人心已經大變,懷疑他們是秘密結社,派來擾亂地方的;遂開會決議,不許這新教門宣傳。


王炳雖知事情不妙,還不肯走;普安的團首們想用別的方法驅逐他。那時正是歲末年關,衙門放


假,盜賊乘機活動;普安城裡謠傳:姓王的外地人很有錢,有人要在他身上打主意。


王炳住宿的主人力勸他另找住處,他只好去毛口先耽擱一兩天,再去省城過年;可是,半路聽


到鎮寧一帶盜匪縱橫,行不得也,又折回毛口暫且住下。


他和毛口的教友原本就熟識,尤其和盧廷美很要好,他們大家都留他,不讓他走,希望他快樂地


過了年再去普安也不遲。王炳為了他們計畫建造經堂,還捐了一兩銀子,願意幫工打樁。豈知,


一過了年,為了造經堂的事,竟惹起極大的風波;在惡棍、贓官彼此勾結下,盧、王與貞女林昭


三人身首異處,為主犧牲了生命。


咸豐七年十二月十三日,王炳正和盧廷美等公念晚課,被官兵捉去。


戴鹿芝問了廷美很多話;再審問王炳:「你是那裏人?」


「貴陽人。」


「來此做什麼?」


「來教書。」


「多少學生?」


「五個。」


「此處有不少教書先生;為何從如此遠的地方來教書?」


「受人邀請而來。」


「為何不住客店,卻住盧家?」


「他留我,因為,我也信    天主教。」


「新年快到,為何不回家過年?」


「路上不平靜。」


「明天,本府派兵送你回省。」


「沾大老爺的恩。」


遂即放盧、王二人回去,退堂。


回家後,二人徹夜祈禱;戴鹿芝本想讓他們逃走,後來,被盧三等百般慫恿,又把他們抓來。


官跟盧廷美辯論很久,再轉問王炳:「你到此,究竟幹什麼?」


「我從普安回來,路過毛口被拏的。」


「你由普安來,為何在盧家被拏呢?」


「我和盧廷美有交情,他到貴陽,我也留他住。」


王炳答話時,眼望著地,聲音低沈;不像廷美望著官,大膽侃侃而談。時有俞、周、蕭三姓的


族長搶先說:「大老爺,這王先生常來,在盧大先生家一住就是十天、半月,天天和教友唱經


。我們不懂念些甚麼,也許,打算造反。」


戴知府說:「原來,你吃教,來此傳教,引壞毛口的好百姓,要來闖禍……為什麼不回貴陽吃


你的教?」


「我是信教、奉教,不是吃教。」


「甚麼信教、奉教?」


「我們守好    天主十誡。」遂將十誡逐條說明。


「為何男男女女聚在一齊,明明是想圖謀不軌吧!你是貴陽來的;那個不肯嫁人的女子,她是


那裏來的?如果,不是謀反、或做不要臉的事,是幹什麼?你畢竟為何要離開貴陽來此?」


「我奉的教,是祖宗傳給我的;教我們念經有何不對?有誰打擾信佛的,不讓他們照祖宗傳授


的方式,勉強他們背棄呢?同樣,我也絕不能背棄    天主教。」


「本府再問你,到底悔不悔?」


「不悔。」


「本府知道,這村子的人都不喜歡你在此耽擱這麼久;本府一定要你悔教。你現在悔不悔?」


「我不悔;我信的是天地的真主宰,叫我如何能背棄?我不悔!」


知府勃然大怒,喊道:「你的死罪判定了,你還不懂嗎?」


接著,審林昭時又被觸怒,叫盧、王二人指陳林昭不對;他們反說,林姑娘沒錯。廳官大怒


,命推出三人斬首示眾。


盧、王被反綁,用繩拉著辮子帶往刑場;在一顆大樹下,王炳跪在盧廷美右邊,被砍了三刀


,頭落地。時咸豐丁巳十二月十四日(一八五八年一月二十八日),約上午九點鐘。斬後,


衣服被衙門差役剝去,只剩單衫褲;頭懸在毛口往廊岱大路旁的土墎上,距毛口街約有一百


步。盧高和族叔及盧廷陞等把王炳和林昭遺體抬到火神廟後的義塚,築一座墳埋葬了。


後有教友設法取走他們的首級,藏在小洞裡。


他們殉難時有兩道紅光,一首白光、三個大光球的奇事,聖盧廷美傳中亦有敘述。


一九0 九年五月二日,教宗碧岳十世將王炳、盧、林及易貞美,張文瀾修士等奉為真福。


二0 0 0 年時,蒙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將他與百餘位中華殉道真福宣為聖人。


天生異人行異事,篤信真神更不同;王炳面醜體高大,目光炯炯臉紫紅;


門牙外露額凸出,頭髮漆黑鼻準隆;外貌猙獰似惡煞,內心仁厚如聖雄。


探望病患不避險,送終安葬是先鋒;眾稱善人世尊敬,熟記要理神業工。


父母俱因教難死,胞姊妻舅流徙終;一心為主樂殉道,勇者不懼建大功。


省城遵奉神長命,偏遠小縣東南行;傳教常受奔波苦,講道時蒙恩寵榮;


一百餘人皈聖教,十多家庭信主誠;毛口小鎮遇舊友,盧廷美君最熱情;


林昭貞女願協助,籌建經堂三人盟;王炳捐銀並打樁,榮主聖地指日成。


日光初現烏雲至,愚氓掀起反對聲;惡棍贓官互勾結,殘暴知府動刀兵;


捉拿聖徒升堂問,如審叛賊五刊橫;侃侃詳談救世理,無知狂夫起無名;


推出斬首一句話,冤殺無辜天不平;十三被捕十四斬,公文未曾到北京。


毛口場外大樹下,三人同時做犧牲;斬後眾見光球現,紅白光球空中迎;


兩道紅光迎男士,一道紅光迎女卿;世人糊塗少是非,天國迎賓亦分清;


為主捐軀天憐憫,立升天堂享永生;莫謂升天無憑據,光球奇蹟眾人驚。


事後合葬貴陽地,至今墳墓成聖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uodegang 的頭像
    Guodegang

    郭德剛福傳中心

    Guodeg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