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復活的基督
宗二 14,22~33;詠十六【十五】1 ~ 2,5,7 ~ 11;伯前一 17~21;路 二十四 13~35
默想
耶穌復活的消息傳到耶路撒冷教會,反應並非想像中熱烈,相信的人不多,甚至伯多祿也生
疑惑,不知發生了甚麼事。
往厄瑪烏去的兩位門徒,代表教會內失望的一群;他們聽到婦女的報告,但不相信女人的話
,最後,離開耶路撒冷教會。
從耶路撒冷到厄瑪烏有一象徵意義︰厄瑪烏在耶京的西面,兩門徒向西行,正走向落日;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黃昏雖美,總帶點哀傷,因為,黑暗快將來臨。兩門徒認出
復活的基督,星夜返回耶路撒冷,即朝著東方走,從黑暗走向光明。
兩門徒離開耶路撒冷教會,是因希望幻滅;他們原希望耶穌復興以色列國;這正好碰到人跟
隨耶穌的動機問題及離開教會的問題。不純正的動機、不該有的願望,往往是離開的原因。
有些人認為,教會既是至聖,遇到眾多壞榜樣的教友時,便失望得離去;忘記教會的至聖性
是來自至聖的耶穌,至聖的基督常臨在於罪人的教會。今日的福音提到︰「主真的復活了,
並向西滿顯現」;耶穌並沒有因為伯多祿的不承認祂而捨棄他。
離開教會的原因還有很多,我按今日的福音特別提出一點︰離開者缺乏一份真實的信仰經驗
;耶穌一步步帶領兩門徒獲得這份信仰經驗,最後,使他們返回耶路撒冷教會。
耶穌不從譴責開始;祂主動走近兩門徒,邀請他們講出對信仰的期望。祂用聖經開解他們,
讓我們知道聖經是認識祂、了解祂最好的途徑; 天主也特別眷顧時常接觸 天主聖言的人
。耶穌引起兩門徒好客的善心,待兩人誠意邀請時,才把握機會,藉分餅禮,讓兩人經驗祂
、認出祂。
本來,經驗到基督的渠道很多,但是,基督願意人藉著聖事,特別是感恩祭宴去接觸祂,領
受祂的恩寵。聖經與聖事都是手段,接觸基督、經驗基督才是最重要的。基督徒總聽過聖經
、領過聖事,但都能因自己的軟弱、準備不足或其他原因經驗不到基督。
兩門徒最初也「聽到」基督復活的報告,但沒有「經驗到」復活的基督,故仍生離去之心。
到耶穌親自解釋時,他們的心「火熱起來」;再加上擘餅禮,使他們感通起來,認出基督的
臨在。雖然,基督在他們面前隱去,可是,復活的基督已臨在他們心中;這份對基督的經驗
,催迫他們立刻起程,返回耶路撒冷教會。
信仰,不是知識;不少基督徒懂很多道理,甚至熟讀聖經,並不表示有深刻的信仰。在信仰
歷程上,基督徒必須對基督有一份經驗,信仰才有穩固的根基,有了它,信仰才經得起風吹
雨打;有了它,我們才會覺得罪人的教會也有可愛之處;有了它,我們才有信心與人分享自
己的經驗,有信心去為基督做證。 ( 作者 吳智勳神父 )
反省與實踐
一、 本主日福音中,往厄瑪烏去的門徒的故事提醒我們,復活的基督願意透過聖事、聖經與
我們相遇,堅強我們的信德,使我們認出他的臨在,並與祂的教會在一起,藉著新生活來為
祂做證。現在,請回顧並默想:
請回想一下,自己與復活基督相遇的經驗。
復活的基督總是願意透過聖經、聖事臨在我們心中;在平日生活中,我是否能夠把握與祂相
遇的機會,勤讀聖經、勤領聖事,特別是參與感恩禮呢?
二、 天主總是在我們身旁,只是我們能否認出祂來;我們是否像往厄瑪烏的門徒一樣,即
使有復活的基督在我們身邊,與我們邊走邊談,使我們的心火熱起來,卻還是不認識祂。
足見,勤讀聖經、勤領聖事仍然不夠,我們需要對復活基督的經驗,體驗祂臨在我們中間。
然而,信德是 天主的恩賜,為此,我們要不斷祈禱,懇求 天主派遣聖神與我們同在,給
我們力量,使我們能克服人性的軟弱,信心堅定地與人分享自己的經驗,勇敢為主做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