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在教訓中又說:「你們要謹防經師;他們喜歡穿上長袍遊行、在街市上
受人請安、在會堂裏坐上座、在筵席上坐首席;他們吞沒了寡婦的家產,而
以長久的祈禱做掩飾;這些人必要遭受更嚴重的處罰。 」
耶穌面對銀庫坐著,看眾人怎樣向銀庫裏投錢;有許多富人投了很多。
那時,來了一位窮寡婦,投了兩個小錢,即一文銅錢的四分之一。
耶穌便叫他的門徒過來,對他們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位窮寡婦比所有
向銀庫裏投錢的人投得更多;因為,眾人都拿他們所餘的來投;但這寡婦卻
由自己的不足中,把所有的一切、全部的生活費都投上了。」
( 谷十二38 ~ 44 )
窮寡婦的故事,除了教導我們捐獻時應有的態度外,也為我們的靈修生活提供
了不少的啟示與反省。
正如撒上十六 7 所說: 天主的看法與人不同;人看外貌, 上主卻看人心。
耶穌稱讚窮寡婦,並不是由於她捐獻的多,也不是由於她外表的行動;是因為
她的捐獻真的是出自內心對 天主的虔敬。
她本來沒有奉獻的義務,卻願意為了 天主的緣故,獻上所有。
通常,一般人都以捐獻金額的多寡來評定捐獻者的貢獻;但是,耶穌除了看付
出多少外,更強調留下的多少。
的確,其他人捐的多,但是,留下的也多;窮寡婦捐的少,卻是她的全部。
在生活的層面上,無論是金錢、時間、才能、恩典等等,為自己留下多少,正
好反映出我們對耶穌的愛的感恩和回應的程度,也反映了我們內心的價值觀與
信仰觀,究竟是以自我為中心 ? 抑或,真的以 天主為中心 ?
最後,窮寡婦將她的所有都奉獻給主,顯示她對 天主完全的信賴;雖然,她
生活坎坷,但是,她深信 上主是仁慈和寬仁的,必定會憐憫她,供給她生活
上的所需。
主耶穌,求祢幫助我們學習窮寡婦的榜樣,完全信賴祢的仁慈,獻上我們生活
中的所有,做為對 天父的感恩敬禮。 ( 摘自 和平月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