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從心裡出來的


馬爾谷福音 1~814~1521~23


薛恩博樞機 著 丁穎達教授


默想:


「飯前要洗手!」我小時候常常聽到這樣的命令;要是我當時聽過、並且記得


今天這段福音的話,一定會厚著臉皮跟父母頂嘴說:「但是,耶穌的門徒們也


沒有在吃飯前洗手呀!」


門徒們為甚麼不洗手呢?是漫不經心?是懶散?還是故意違抗應拘守的習俗呢


?其實,正出於這些原因,並且,明知父母會糾正我們的惡習,我們在小時候


、在學齡年代,故意犯不洗手的毛病。


耶穌是位異議人士嗎?難道,祂唆使門徒們違背當時應遵守的行為規範?


乍一眼看上去,好像真的如此。


只不過要求一個人從髒兮兮、塵土飛揚的街市回來後先把手洗乾淨,這有甚麼


好大驚小怪的呢?畢竟,沐浴後,才吃飯,很有道理;將烹煮和吃飯用的陶器


洗乾淨,也完全符合衛生習慣。


但是,他們的爭執遠遠超乎優良健康標準;所有這些清洗,不乏其宗教層面的


涵意;因為,猶太法律中舊的條規指出:髒兮兮的手,象徵著人的不潔。


先人教導百姓:凡違背潔淨律法的人,不配祈禱或崇拜。


那才是耶穌抗議的事情。


祂並沒有反對洗手、清洗陶製餐具;祂強調的是:在


天主面前,不是雙手骯髒的人不潔,而是心裡充滿仇恨的人不潔。


「你們都要聽我,且要明白!」耶穌深感事態的重要性,所以,大聲疾呼,要


每一個人都明白:除非發自內心,否則的話,外在的行為都是虛假、偽善的;


只有心地善良的人才能取悅於    天主,不是外表虔敬的人。


如果,內心是空虛的,光遵守外在的種種禮俗又有甚麼用呢?耶穌把這種行為


稱做「偽善」,並且,前所未有地加以猛力抨擊。


因為,在    天主面前算數的,不是外觀,而是內涵;不是一個人虛偽的模樣,


而是他真實的本性;凡是純真的,耶穌一概熱愛、讚揚。


我們要從這篇福音瞭解甚麼呢?


「一切惡事,都是從內裡出來的」、從我們的心裡出來的;先有惡的意念,接


著是惡的行為;耶穌列舉了十三項惡事,每項都是從邪惡的心裡出來的。然而


,心裡的污穢,遠比手上和鍋子上的骯髒嚴重,我們因此必須潔淨自己的心。


這裡有兩個基本的推理:


沒錯,一切惡事確實都從心裡出來;但是,惡在此之前是否已經先被允許在心


裡駐紮了呢?如果,我們聽信惡意的誹謗和謠傳,會有多少惡念鑽進我們的心


裡?如果,我們沈迷於不健康的錄影帶、網路、電視,會有多少邪惡的影像植


根在我們腦海裡?它們不知不覺地侵蝕著我們的心靈,那正是我們心靈在現代


社會裡所面臨的最新危險。


雖然,一切惡事都是從心裡出來的,但是,我們不應該忘記,一切善事也都是


從心裡出來的:愛的意念和行動、善良和同情以及耶穌慷慨贈與我們的憐憫。


因為,祂的聖心容不下絲毫虛假或捏造,所以,發自祂聖心的憐憫勝於一切。


總之,從心裡出來的是惡事、還是善事,遠比洗手與否來得重要。


反省與行動:


「境由心生」;我們起心動念,常是善良的嗎?


我常被惡念掌控,因而無法真切愛人嗎?


在追求外在形象的美善之時,我更願意深耕內在的心田,讓善念、善行,不斷


源源流出嗎?


禱文:


請為台灣地方教會祈禱


我們正在慶祝台灣開教一百五十週年,此時,需要反省過去,面對現況,瞻望


未來。祈求仁慈的    上主恩賜我們整個地方教會能積極團結,充實自己,各盡


所能,成為基督的生活見證,並據此廣揚福音。


請為全球所有災民祈禱


世界各地正遭受各種水患、熱浪、野火、地震、流感、政治、經濟的災難;祈


求仁慈的    上主恩賜每一位受難的朋友,都能不放棄希望,在廢墟中重新建立


。也祈願每個人都能從內心生出美善,互相合作、關懷、幫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uodegang 的頭像
    Guodegang

    郭德剛福傳中心

    Guodeg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