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孕婦 丙年 將臨期第四主日
路加福音 一 39~45
薛恩博樞機 著 丁穎達教授 譯
默想:
有個古老的傳說聲稱,第三部福音的作者聖史路加是位藝術家;他曾多次伴隨
聖保祿宗徒外出傳教,保祿把他介紹成醫生(哥四14);那是為甚麼路加是醫
生主保的由來。
他究竟是不是藝術家、畫家,我們不得而知。我們確知,長久以來,藝術家們
一直敬路加為他們的天上主保。許多古老的聖像,尤其那些描繪聖母瑪利亞的
,常被歸屬是出於路加的手筆。
任何傳說,通常都包涵一定的真實成份。
我們在其他聖史的福音裡,確實找不到這麼多有關耶穌的生活場景。
路加的文字打動著藝術家們,使他們從中獲得靈感。因著路加,我們有了耶穌
在白冷出生的福音故事,馬槽中新生嬰兒的聖誕景象,跟十字架上的耶穌一樣
,是最普遍常見的藝術作品。如果,包括各種塑膠製品(尤其是聖誕馬槽)以
及印刷品的話,那真的無以計數。
路加不愧是提供藝術靈感的大師;以路加福音為主軸的丙年,已經從將臨期第
一主日開始,我們將在這個禮儀年裡,不斷地領略路加的細膩描述。
本主日福音的主題,也不例外地,像繪畫般地逼真。自古至今,每個世紀都有
無數的藝術家用畫筆來描繪「聖母訪親」(舊稱「聖母往見聖婦依撒伯爾」)
這一幕。
兩位孕婦相見的那一刻,是藝術家們最愛捕捉的景象;瑪利亞來到依撒伯爾的
家,向她請安,那是藝術家們為我們潑灑筆墨的時刻,兩位孕婦彼此相擁問候
。年輕且剛開始懷孕的瑪利亞,前來探望依撒伯爾;依撒伯爾雖然業已年老,
且從未生育,卻因著奇蹟懷孕,已經六個月了。
兩位孕婦彼此相擁,這幕情景著實打動我們的心。
在這兩位孕婦的腹中,各自孕育著一位嬰兒,那永遠是件神奇的事。
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都起源於母胎;每位母親都會把自己的孩子放在心上,那怕
孩子已經長大成人。
路加在這裡寫下了畫筆無法表達的事情──兩位胎兒在各自母親的腹中「歡喜
踴躍」,彼此請安!
依撒伯爾感覺到,她的胎兒在腹中歡躍──孩子將來要取名洗者若翰,他要為
耶穌預備道路──她也明瞭這問候的意義,並且,清晰地說出口,把自己的小
表妹稱做「吾主的母親」。
她不但高興地迎接瑪利亞前來幫助她打理家務,並且更歡欣於瑪利亞帶來耶穌
──「蒙祝福的胎兒」。
每當我們唸聖母經的時候,就是在重複依撒伯爾的問安。
最令我們喜樂的,不但是,瑪利亞孕育了耶穌;而且因為,她把耶穌帶進「匝
加利亞的家」,也就是我們每一家。
瑪利亞仍在不停地把她的聖嬰耶穌帶給所有的人,那就是在聖誕節,聖母
到每一個家庭裡的意義。
反省與行動:
在準備耶穌降臨的此刻,重讀「聖母訪親事件」,對我有什麼特殊的意義?
聖誕節,我體會到,就是耶穌把救恩帶給每一家,像當年聖母把救世主的祝福
和關懷帶給依撒伯爾一家一樣嗎?
「那信了由 上主傳於她的話必要完成的,是有福的」;我有和聖母一樣的信
德嗎?
禱文:
請為教會祈禱
聖母訪親,是充滿愛和忘我關懷的救恩事件;祈求
上主降福每一位 天主子民都能效法聖母,在聖誕節期,把耶穌對人間無私的
愛,落實在愛德行動中。
請為遭遇各種困難的朋友祈禱
年關接近,可是,有些朋友仍處於經濟、病痛、課業、感情、工作等各種困境
中;祈求 上主降福他們能得到溫暖的關懷,早日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