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是教宗方濟各生命的中心,他一生尋求
天主的慈悲,也深深感受到是這慈悲揀選了他。
在慈悲禧年開啟之前,他接受禧年官方刊物《相信》週刊
的訪談,特別指出這是他宣佈慈悲禧年的主要原因。
他表示,慈悲禧年將是寬恕與修和的一年,今日世界需要
慈悲和憐憫; 天主是父親,祂是慈悲的。
殘暴之道不可行,給人定罪之道不可行。
《相信》週刊已於十二月三日發表了這篇訪談。
在訪談中,教宗首先解釋了為何他決定舉行慈悲特殊禧年
;他說,慈悲,是保祿六世教宗特別注重的教會生活中的
一個主題;後來,若望保祿二世透過為傅天娜修女封聖和
建立慈悲主日,特別強調 天主的慈悲。
因此,沿著這條線路,我感到主耶穌所渴望的正是向人類
顯示祂的慈悲。慈悲思想,不是我腦中閃出的一個念頭,
我只是重新拾起一個相對較新的傳統;我意識到,需要做
些事,好能繼續這一傳統。
教宗提到,二 0 一三年,他上任後,首次帶領信眾誦念三
鐘經和在梵蒂岡聖安納堂區的首次彌撒講道中,已經談到
慈悲思想。他這樣做,不是出於一種策略,是發自內心,
是聖神希望我們做些事。
在慣常的兇惡、殘忍消息以及冒犯 天主名號的殘酷暴行
面前,今日世界需要慈悲和憐憫,需要發現 天主是父親
,祂是慈悲的。
殘暴之道不可行,給人定罪之道不可行;教宗提到,教會
有時也會陷入誘惑,執行一條強硬路線,只強調道德規範
,把許多人拒之門外。
教宗常說,他覺得自己是罪人,需要 天主的慈悲,如同
所有信徒那樣。
他在訪談中再次表示:『我是罪人,是一位蒙
天主仁慈注視,受到祂寬恕的人』。我現在還會犯罪,我
每隔十五或二十天辦一次告解,為能感受到 天主的慈悲
。教宗憶起他感到蒙受召叫的日子,那是遙遠的一九五三
年九月二十一日,在那一天,他藉著修和聖事與慈悲的
天主相遇;當時,他只有十七嵗。
後來,他的主教格言【因仁愛被揀選】也源自九月二十一
日聖瑪竇紀念日;因為,耶穌注視了瑪竇,對他心生慈悲
並揀選了他。
教宗說,【因仁愛被揀選】這句話的字面翻譯好似一項匠
人的工作;的確,多年以後,我發覺,主耶穌正是以祂的
慈悲如同匠人般塑造了我。
教宗也談到【 天主的母性】,稱之為【 天主發自肺腑
的溫柔】, 天主既是父親,也是母親;因此,我們需要
一項溫柔的革命,以更為寬容和更有耐心的態度對待別人
。教宗說:我們今天必需培養溫柔的革命,將之做為慈悲
禧年的果實。我們每個人必需說:『我是一位不幸的人,
可是, 天主就是愛我這個樣子;那麽,我也必需以同樣
方式愛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