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三月十六日上午,教宗方濟各在聖瑪爾大之家

主持清晨彌撒,並藉由網絡直播關懷在新冠病

毒緊急危機下無法參禮的信友。

在彌撒開始之際,教宗繼續為病人和家庭祈禱

;在講道中,他強調,務必接納        天主的簡單

、樸實,以免陷入傲慢。

教宗說:讓我們為病人祈禱;我想到關在家裡

的家庭,孩子上不了學,或許,父母親也不能

出門;有些人在居家隔離;願        上主助祐他們

在這新的處境中發現新的愛的表達方式。

這是個在家庭裡發揮創意、重獲真情的好機會

;讓我們為家庭祈禱,願此刻的家庭關係能夠

始終結出有益的果實。

當天禮儀的兩篇讀經分別講述了納阿曼被醫治

癩病過程中的氣憤(參閱:列下五     1~15),

以及民眾聽完耶穌宣講後的憤怒(參閱:路四

24~30)。

教宗指出,憤怒是一種人性態度,不出於善神。

在這段福音章節裏,納匝肋也有好人;但是,

背後是什麼造成他們憤怒呢?

在納匝肋甚至爆發了更糟糕的暴力事件;不論

是納匝肋會堂裡的群眾,還是納阿曼,他們都

認為,        天主只會在獨特非凡的事上彰顯自己

;        天主不會在生活中平凡、樸實的事上施展

作為。

他們對簡單、樸實感到生氣、態度輕蔑。

然而,我們的        天主讓我們明白,祂始終在平

凡無奇的事上施展作為,包括:在納匝肋的聖

家裡、在日常工作和祈禱中。

教宗表明,相反的,世俗精神誘使我們走向虛

榮、表面工夫,這兩者都會引發暴力。

納阿曼是位有教養的人,卻當著先知的面摔門

離開;這是暴力的舉動。

納匝肋會堂裡的民眾開始熱血澎湃、忿怒填胸

,並決定要殺害耶穌,把祂趕走、推下山崖;

但是,他們對此毫無意識。

憤怒是一種惡劣的誘惑,它會導致暴力。

教宗由此想到日前在手機上看到的一個視頻:

在居家隔離期間,有位年輕人想要出門,警衛

把他攔下來,他就生氣地揍警衛一拳,鄙視地

說:「你算什麼東西,膽敢阻擋老子外出?」

教宗說:憤怒,是一種傲慢的態度,這種傲慢

極為貧乏,帶著醜惡的神貧,只抱持著高人一

等的幻想;這是一種精神上的階級。

更有甚者,很多時候,這種人需要透過憤怒來

感受到自己是個人。

基督徒之間也會發生類似的情況,神學家稱之

為「法利塞人的絆腳石」。

教宗解釋道:「有些人對        天主的樸實、窮人

的樸素和基督徒的純樸心生反感說:『這不是

天主,我們的神更有涵養、更睿智、更重要;

天主不可能在這樸實的事上施展作為』。

憤怒必會導致暴力,不論是肢體暴力,還是閒

言碎語的暴力,後者的殺傷力跟前者一樣」。

最後,教宗勉勵眾人省思這兩段經文:民眾在

納匝肋會堂的憤怒以及納阿曼的氣憤,「因為

,他們不懂我們        天主的樸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uodegang 的頭像
    Guodegang

    郭德剛福傳中心

    Guodeg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