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爾各答德肋撒修女等五人將被封聖
三月十五日,在梵蒂岡召開常務樞密會議,教宗方濟各
簽署了冊封加爾各答德肋撒修女為聖人的法令,並宣佈
她的封聖大典將於九月四日舉行。
同時,教宗也簽署了冊封其他四位真福為聖人的法令,
宣佈他們封聖的日期分別如下 :
瑪利亞‧依撒伯爾‧赫塞爾布拉德( Maria Elisabetta
Hesselblad )瑞典籍修女和波蘭籍耶穌瑪利亞的斯塔尼
斯勞(Stanislao di Gesù Maria)神父,將於六月五日、
主日,被封聖。
何塞‧加夫列爾‧布羅切羅(José Gabriel Brochero)阿
根廷籍神父和墨西哥籍青年殉道者何塞‧桑切斯‧德爾
里奧(José Sanchez Del Rio),將於十月十六日、主日
,被封聖。
眾多信友引頸期盼的加爾各答德肋撒修女被封聖的大典
將於九月四日舉行。
聖若望保祿二世教宗曾讚許她是「最卑微者的婢女」;
如今,教宗方濟各即將冊封她為聖人。
光是宣佈德肋撒修女被封聖的消息,就已經是慈悲禧年
意義非凡的時刻;這位原籍阿爾巴尼亞的修女,先是為
印度人服務,爾後,成了全世界的傳教修女,窮其一生
為慈悲做見證。『當她觸摸到窮人遍體鱗傷的身體時』
,她堅信,自己觸摸到的實在是「基督的肢體」。
慈悲,幾乎成了德肋撒修女的另一個名號;她每時每刻
努力回應基督在十字架上的呼喊:「我渴」。
這呼喊令她深受觸動;所以,仁愛傳教修女會的每一所
會院牆上都懸掛這句呼喊做為座右銘,以展現受苦基督
的臨在。
德肋撒修女的獨特神恩,她的修會成功進入蘇聯和古巴
等共產政權國家服務,以及她獲頒諾貝爾和平獎,這一
切使得德肋撒修女跨出教會的邊界,成了我們時代的風
雲人物;甚至有人說,她的所做所為就像是一部福音。
然而,德肋撒修女始終認為自己只是 天主手中的一件
工具、只是「 天主的一枝小鉛筆」。當人們詢問她成
功的秘訣時;她謙卑地答說:「我祈禱!」
即將被封聖的赫塞爾布拉德修女也為有需要者奉獻心力
;一八七 0年六月四日,她出生在瑞典,韶華之年便前
往美國工作,分擔家庭的經濟壓力。
赫塞爾布拉德在紐約一間大醫院擔任護士時,曾經親身
體驗到痛苦和磨難的奧蹟。
一九 0 四年,她身穿聖女布里吉達至聖救主女修會的會
服前來羅馬、尋求重新建立該修會,並於七年後正式復
會。
赫塞爾布拉德修女雖然一生病痛不斷;但是,她總是不
知疲倦地勤於行愛德。
二戰期間,她為許多受迫害的猶太人提供庇護,化自家
會院為愛德綠洲。
一九五七年,赫塞爾布拉德修女在羅馬蒙主恩召時,已
有很多人尊稱她為窮人之母和精神導師。
新聖人耶穌瑪利亞的斯塔尼斯勞神父是十七世紀的波蘭
人,他創立了聖母司鐸會( Congregation of Marian
Fathers,MIC),旨在為煉獄中的靈魂祈禱,以及援助
農村的貧苦百姓。
這位神父生前擅長講道和聽告解;時任聖座駐波蘭大使
皮尼亞泰利( Antonio Pignatelli )總主教、也就是後來
的教宗依諾森十二世,也經常來找他辦告解。
即將被封聖的阿根廷籍神父何塞‧加夫列爾‧布羅切羅
,生活於十九至二十世紀,他深受群眾愛戴,被稱為「
牧場上的神父」;因為,他跟當地的其他牧人一樣,騎
驢跋山涉水,親近所有的人。
教宗方濟各相當景仰這位神父,並於二 0 一三年冊封他
為真福時,讚許他是一位有羊的味道的牧人,一位「做
窮人中的窮人」的司鐸及「 天主對其子民的愛撫」。
另一位拉丁美洲裔的新聖人是年輕的殉道者何塞‧桑切
斯‧德爾里奧,他於一九二八年在反抗墨西哥卡列斯總
統迫害 天主教會的「基督戰爭」中殉道,年僅十四歲
。小何塞被士兵俘虜後,不肯背棄自己的信仰,那怕是
受到嚴刑拷打等難以言喻的苦難,他依然高呼「基督君
王萬歲」,直到咽下最後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