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他人做鹽、做光,不自攬功勞,這是基督徒蒙召時
常做出的樸實見證、是每日的聖德;六月十二日,在
聖瑪爾大之家的彌撒講道中,教宗方濟強調了這點。
從當天選讀的福音瑪五13~16出發,他指明基督徒最
偉大的見證是像耶穌所做的那樣獻出生命、就是殉道
。然而,日常生活中還有另一個見證,它從清早起床
開始,直到夜晚就寢結束。
這聽起來,是件小事;但是, 上主藉著我們的小事
施行奇蹟異事;因此,教宗鼓勵我們要有謙虛的態度
,一心只求做鹽、做光。
鹽,是為了他者服務;光,是為他者效勞;因為,鹽
並不增添自己的風味,只是提供味道;光並非是照亮
自己,僅是提供光明。
鹽,用以服務他者;一小撮鹽就能讓餐食變得美味,
只要一點點而已。
在超市裏,鹽,不是以公噸為單位來販售,是小包裝
;這樣就夠了。
再者,鹽沒有自吹自擂;因為,它不是為自己效勞,
它總是在那裏服務他者:保存食物、增添味道,這是
樸實的見證。
此外,每天,活出基督徒精神,也意味著像光那樣為
人群效力,在黑暗時刻提供協助。
上主對我們說:『你是鹽、你是光』。
這麽做是為了讓他人仰望並光榮 天父,絲毫不歸功
於自己。
在用餐時,我們不會說:『啊!這鹽真好吃!』卻是
說:『這麵食、這塊肉很美味可口』。
夜晚,回家時,我們不會說:『光很好』;不,我們
會忽略光,卻仰賴那光的照明生活。
這個幅度催促我們基督徒在生活中默默付出。
最後,教宗總結道:「我們不是自己功勞的主角」;
別學法利塞人那般,一邊感謝 上主、一邊自詡聖人。
「在一天結束之際,我們應當自問:『我今天是否做
了鹽、做了光?』這是每日的聖德,願
上主幫助我們理解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