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遞信德,並不意味著勸人改教,不是找人支持這個
足球隊或這個文化中心,是用愛來見證;五月三日,
在聖瑪爾大之家彌撒講道中,教宗方濟各做了這樣的
反思。
教宗從《聖保祿宗徒致格林多人前書》談起,他表明
,信德不僅僅是誦念《信經》,是要體現在實際行動
中。
傳遞信德,並不意味著提供訊息,它意味著建立一顆
相信耶穌基督的心。
做基督徒,絕不是機械式地學習小冊子或某些概念,
是意味著結出傳遞信德的果實,一如母親教會那樣,
誕生信德中的子女。
教宗說:傳遞信德的途徑是這樣的:傳播我們所領受
的。
基督徒所面臨的挑戰,正是結出信德傳遞的果實,這
也是教會的挑戰;教會要成為一個富有成果的母親,
在信德中誕生子女。
然後,教宗談及在愛的氛圍中從祖母到母親、長輩對
晚輩的信德傳遞;我們的信德傳遞,不僅僅通過言語
,也透過愛撫、溫柔,甚至是方言;因此,信德傳播
的第一種態度,首先是愛、其次是見證。
教宗說:傳遞信德,不是勸人改教、不是找人支持這
個足球隊、這個俱樂部或這個文化中心;這很好,但
是,勸人改教和信德沒有關係。
前教宗本篤十六世說得好:『教會的發展不依靠勸人
改教,在於她的吸引力』。
信德被傳遞,是因為它吸引人,也就是有人為它做了
見證。
最後,教宗總結道:見證引起他人心中的好奇心,這
是聖神所激發的好奇心,聖神在他內工作;教會相信
,吸引力能帶來發展。
因此,信德傳遞,靠的是見證,甚至是殉道。
當我看到某個人的生平符合我們所宣講的福音時,我
總會好奇地問:為什麽他這樣生活?他為什麽度一種
為他人服務的生活?
這種好奇心正是聖神所播撒的種子,聖神使這種子長
大。
傳遞信德使我們成為義人,為我們辯護;信德為我們
辯護,在信德傳遞中,我們給予他人真正的公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