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婦莫尼加 (St.Monica) 5月4日
主曆三八七年
一般人若生活在聖女所處的環境中,應會變成一位嘮叨
的妻子、哀怨的媳婦,與一位絕望的母親;然而,聖女
莫尼加卻從未讓這些景況成為事實。
聖女出生在一戶基督教的家庭裡,其雙親還是將她許配
給一位名叫巴弟西(Patricius)的外教男子;這男子與
聖女同鄉,且年長她許多,就住在北非一座名叫Tagaste
的城鎮裏。
巴弟西生性暴躁、易怒,在婚後繼續他以前放蕩的生活
;此外,莫尼加還須忍受與她同住、而且總是對她冷潮
熱諷的婆婆。
由於聖女常在生活中踐行愛德,對信仰極為虔敬,即使
先生常對此加以批評,也還總是保持尊重。最後,因著
聖女的祈禱與善表,主曆三七零年,先生與婆婆都皈依
了基督;一年後,也就是主曆三七一年,聖女的先生便
安息主懷了。
聖女育有三位小孩,其中年紀最長的就是後來極負盛名
的聖奧斯定(St. Augustine);另二位是Navigius與
Perpetua );但是,他也同時是聖女付出最多心力、
最難勸服悔改皈依的一位兒子。
Navigius與Perpetua很早便皈依了基督,並同時進了
修道院;長子奧思定卻是聖女以十七年的祈禱與淚水才
喚回的一位兒子。
一位司鐸就曾經告訴過聖女:「你以許多淚水所托住的
孩子,是不可能淪喪的」。
父親巴弟西過世時,奧斯定年僅十七歲,且正在非洲的
迦太基( Carthage) 攻讀修辭學。
稍後,莫尼加因奧思定接受摩尼教(Manichean)邪說
,且過著放蕩不羈的生活,為此她大感傷悲;那段時期
,聖女甚至拒絕這位放蕩的兒子回家吃住。
有一晚,在一個神視中,聖女得知她的奧思定會回歸到
真信仰裏;於是,從那一刻起,便時刻緊跟著兒子,且
不停地為他祈禱與禁食;然而,這種愛護的方式卻遠遠
地超出了奧思定所需要的。
奧思定二十九歲時,決定前往羅馬敎授修辭學;但是,
他並未告知母親這個決定。
某一夜,奧思定告訴母親,他要到港口與一位朋友辭別
;實際上,卻是自己搭船駛向羅馬。
當聖女得知真相時,簡直是傷心欲絕;然而,聖女還是
決定跟隨著兒子前往羅馬。
當聖女抵達羅馬時,卻發現奧思丁已經離開羅馬,去了
米蘭;儘管旅途艱辛,聖女還是緊跟著兒子到了米蘭。
到了米蘭之後,奧思定受到聖安博主教(St. Ambrose)
的影響;這位主教稍後還成了聖女的神師。
主教所建議的一切,聖女無不言聽計從,甚至還謙遜地
放棄了早已成為她第二本性的某些操練;在米蘭,她成
了虔敬婦女們的領袖,就如同她還在自己家鄉 Tagaste
時那樣。
在奧思定教授修辭學的那幾年裏,聖女仍不停地為兒子
祈禱;主曆三八七年的耶穌復活節,聖安博主教為奧思
定和他的幾位朋友付洗。
不久後,這個小團體便離開、前往非洲了。
同一年,莫尼加意識到她自己的生命已近終點,於是,
便對奧思定說:「我兒啊!此世為我已無任何快樂可言
了;我實在不知道我還有什麼事可做,也不知道為何現
在我仍在此處;我只知道,我此生所有的願望都已經在
此刻實現了」。
之後,莫尼加便開始陷入重病,且在臨死前,受盡病痛
的嚴厲折磨長達九天。
主曆三八七年,聖女就在從羅馬回非洲的途中,在一個
義大利名叫奧斯底亞(Ostia)的城鎮裡病逝了。
關於聖女的一切,都記載在聖奧思定的著作裡,特別是
《懺悔錄(Confession)》一書。
母親離世的日子越來越近時,主,祢知道那一天,我們
那時卻不知道『某日』,我相信,那是祢神秘的安排,
我們母子二人憑窗而立….….。
當時,我們遠離了群眾,在一個疲勞的長途旅行之後,
稍做休息,準備渡海,我們就在極溫柔的氣氛中相對而
談。
我們忘記過去,展望未來,在「真理」之前,也就是在
祢面前,一同探求何為「眼所未見、耳所未聞、人心所
未想到的」永生。
我們的心貪婪地敞開,渴望暢飲祢天上泉源的激流;這
泉源就是在祢內的生命之泉。
可是,主,祢知道,那天,我們曾這樣談話,世界及其
所有歡樂都在我們的談話中失去了價值……。
約五、六天後,她開始發燒,臥病在床,曾經一度失去
意識,不再認得四周的人。
我與弟弟趕去時,她就清醒了,便對我們說:「剛才,
我在那裏呢?」
她見我們極其憂傷,便對我們說:「你們就在此處安葬
你們的母親吧!」
我默不做聲,強忍著淚水。
最後,她對我們兄弟二人說:「隨便你們將我的肉體葬
在那裏,不要為此事煩惱!
我只求你們,無論你們在那裏,務要在主的祭台前紀念
我」。
當她說完此話後,便沉默了;因為巨大的痛苦折磨著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