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她柔弱雙肩撐起一片天

 

在河北獻縣南河頭鄉南單橋村,有一位農家婦女名叫

馮金梅;只要提起她的名字,村裡人都會豎起大拇指

讚不絕口。

做為        天主教教友的馮金梅,十七年來,對癱瘓丈夫

不離不棄,悉心照顧,用她柔弱的雙肩撐起了一個家

;她的堅守和真情感動了鄉鄰。

走進馮金梅的家,四間漂亮的磚瓦房讓人眼前一亮,

院子、屋裡都收拾得乾淨整潔。

她的丈夫齊萬龍正躺在屋裡的大床上,雖然癱瘓在床

,思維卻很清晰,一見客人問起妻子​​馮金梅,就激動

地說:『這些年來,金梅不容易啊;要是沒有她,這

個家早就散了』。

今年四十歲的馮金梅,原本有著幸福的生活;二零零

零年,經人介紹,正值花季的馮金梅認識了南單橋村

陽光帥氣的小夥齊萬龍;幾個月的相處後,兩人結為

夫妻。

婚後,齊萬龍買了台大型農用玉米秸稈還田機,收入

不錯,馮金梅也在當地的企業打工掙錢,小兩口日子

過得紅紅火火。

沒有想到,幸福甜蜜的生活被突如其來的厄運打破;

二零零一年十月,在一次秸稈還田作業中,意外發生

機械事故,齊萬龍被砸在機器下面;經醫院全力搶救

,雖保住了性命,腰部神經卻被砸斷,導致高位截癱

,從此喪失了勞動能力,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面對突如其來的變故,馮金梅懵了;可能,丈夫這

子都站不起來;自己又身懷有孕,這以後的日子可

咋過?馮金梅不知道哭了多少個日日夜夜。

當時,不少村民議論:人家不會守著這麼個癱子的;

肯定會改嫁的。

也有人勸她:把孩子打掉,離婚吧;你還這麼年輕。

面對別人的議論和規勸,馮金梅也掙紮過、猶豫過;

她無數次在祈禱中祈求        天主給予力量,最終,信仰

讓她堅定地做出了最終的抉擇,仍舊守在丈夫身邊。

『我不能走;要走了,對不起自己的良心,也不符合

教會信仰的要求;既然選擇了他做丈夫,就要和他在

一起,不離、不棄,日子再苦,也能挺過去』。

如果,沒有金梅,就沒有我的今天;是金梅讓我堅強

、樂觀地活下去,是她撐起了這個家;回憶起當初,

齊萬龍感慨萬千。

出院後,齊萬龍回到家中靜養;馮金梅一邊挺著個大

肚子、一邊照顧丈夫一日三餐、一天數次為丈夫接屎

接尿,並按時為丈夫翻身、按摩……。

二零零二年一月,馮金梅的兒子出生,給這戶不幸的

家庭帶來了生機與活力;健康可愛的孩子,使馮金梅

兩口子看到了希望。

這時候,馮金梅一邊照顧癱瘓的丈夫、一邊照看年

的孩子,日復一日,她像一個不斷旋轉的陀螺,終日

忙得腳打後腦勺。

直到孩子上了幼兒園,在公婆的支持下,馮金梅才在

離家較近的企業打工掙錢,貼補家用。

其實,一路走來,馮金梅並不孤單;公婆雖年事已高

,家裡、地裡的活卻是能幫就幫,遇到一些重體力活

,鄉鄰們也都來搭把手。

齊萬龍感激地說    : 『村幹部也很照顧我們,為我這個

重度殘疾人辦了低保;每到過年、過節的時候,又送

米、又送麵』。

聖經格前十三   7  :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

、凡事忍耐』;夫妻倆相信,        天主永遠不會虧待每

一位祂所愛的孩子,凡事只需要全心依靠,把剩下的

交給        天主就好。

如今的馮金梅,靠自己勤勞的雙手,蓋上了四間漂亮

的磚瓦房;兒子也學習了勤奮刻苦,非常懂事、孝順

;齊萬龍也已從陰影中走出,變得樂觀、開朗。

『我們家萬龍娶了金梅這樣的好媳婦,是他前世修來

的福啊!』齊萬龍的父親感慨地說。

對馮金梅的善表,村黨支部書記林現東也給予極大的

肯定;他說:單橋有著四百年歷史,其奉獻、樸實、

擔當、善良的精神一直是單橋村的瑰寶,像馮金梅這

樣好的媳婦,精心照顧癱瘓丈夫十七年,不但沒有嫌

棄過,而且沒有一句怨言,真不容易;她是我們全村

人學習的榜樣。

馮金梅的事蹟在教友當中也常被提及;教友瑪利亞說

,如今,很多教友夫妻事業有成、衣食無憂,卻產生

了各種嫌隙和猜疑;然而,馮金梅夫婦在極艱難的生

活中能夠全心信賴        天主,相愛、相守,為信仰做生

活的見證,實在令人感動。

我真心希望大家知福、惜福,建立一個和睦、聖善,

有情、有愛的家庭。

就在新聞發出前,傳來了齊萬龍去世的消息;讓我們

為這位新教友若瑟弟兄祈禱,求主賜他早升天國。

作者:周翠環   /   信德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uodegang 的頭像
    Guodegang

    郭德剛福傳中心

    Guodeg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