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誼的恩賜
一九八四年六月,聖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派遣他的私人
秘書斯坦尼斯瓦夫.齊維什 (Stanisław Dziwisz,
現任克拉科夫樞機主教)和三位波蘭籍神父物色一處
適合教宗滑雪的地點;他們在義大利的阿爾卑斯山脈
找到一處適合滑雪的地點,然後開始籌劃宗座第一次
的滑雪之旅。
這計畫需要運輸工具將教宗送往目的地;因為這個緣
故,梵蒂岡向義大利空軍徵求借出一架直升機。
當時的義大利總統Sandro Pertini 也打聽到這則消息
;雖然,他是社會主義者,但是,他跟教宗是好朋友
,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他想知道教宗為何會到訪如此
人煙稀少的地方;故此,他致電教宗詢問究竟。
教宗回答說:「我去滑雪呀;要一起去嗎?」
這位八十八歲的義大利總統就是這樣加入了他朋友的
雪山之旅。
友誼,不止於人,它是神聖的;耶穌跟門徒講道:「
我稱你們為朋友」(若望十五15)。
聖施禮華說過,平信徒的福傳是友誼和信任的福傳。
友誼是怎樣的?
以下有十點要素 :
1. 尊重
我們要尊重身邊的朋友;因為,他和我們一樣,都被
賦予自由和相應的責任以及自我決定的能力。
其次,每一個人都是 天主的子女, 天主在每一個
人身上都有計畫。
友誼,也就是說,『要為他們走向 天主的道路感到
高興』(聖施禮華:《犁痕》第757條)。
2. 體貼
體貼的人願意多花時間思慮可以為別人做什麼,不是
為自己做什麼。
3. 仁慈
「做好人,還不夠;你還要表現得好」(聖施禮華:
《犁痕》第735條)。
4. 體諒和得體
「你的愛德,必需適應他人的需要,必需加以剪裁,
以能迎合他人的需要,卻不是你的需要」(聖施禮華
:《犁痕》第749條)。
5. 能聽的耳
知道如何讓別人說話、明瞭隱晦的話、懂得觀察別人
的言語和臉色,這些都能幫助我們建立一段美好的友
誼。
6. 諒解
沒有人是完美的,每人都有自身的缺陷;聖德蘭修女
講過:「如果,你判斷別人,你就沒有時間愛他們」。
7. 欣賞和感激之情
沒有什麼比起真誠的讚美更能夠鼓勵和推動一個人;
一句感謝之言已經能夠使人開心。
8. 忠誠
「朋友,平時常相愛,唯在難中見兄弟」(箴言十七
17)。
9. 真摯
聖多瑪斯教導:「如同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在《倫理學
》卷四第六章裏所說的,有時,為了得到某一種益處
、或者為了消除某一種害處,有德之士並不懼怕為與
他生活在一起的人帶來痛苦。
為此,宗徒在《格林多後書》第七章第八節裡說:「
雖然,我曾以那封信使你們憂苦了,我並不後悔」;
後來,在第九節,他繼續說:「如今,我卻喜歡,並
不是因為你們憂苦了;是因為你們憂苦以致於悔改」
(《神學大全》第二集第二部,第一一四題,第一節
,釋疑三)。
10. 耐性
想有耐性,先要耐心;因為,時間會使你在這方面漸
趨成熟。
「看,農夫多麼忍耐,期待田地裡寶貴的出產,直到
獲得時雨和晚雨。你們也該忍耐……不要彼此抱怨,
免得你們受審判」(雅五7~9)。
聖施禮華經常說:「善良的人靈如同酒一樣,隨著時
間而純煉」。
撰文:文祖賢(Jose Mario O. Mandia)神父著
吳志濠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