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真是默西亞君王
【福音:路二十三 35~43】
民眾站著觀望;首領們嗤笑說:「別人,祂救了;如果
,這人是 天主的受傅者、被選者,就救祂自己吧!」
兵士也戲弄祂,前來把醋給祂遞上去說:「如果,祢是
猶太人的君王,就救祢自己吧!」
在祂上頭還有一塊用希臘、拉丁及希伯來文字寫的罪狀
牌:「這是猶太人的君王」。
被懸掛著的兇犯中有一位侮辱耶穌說:「祢不是默西亞
嗎?救救祢自己和我們吧!」
另一位兇犯應聲責斥他說:「你既然受同樣的刑罰,連
天主你都不怕嗎?
這對我們是理所當然的;因為,我們所受的,正配我們
所行的;但是,這個人從未做過什麼不正當的事」。
隨後,他說:「耶穌,當祢來為王時,請祢紀念我!」
耶穌給他說:「我實在告訴你,今天,你就要與我一同
在樂園裏」。
【基督君王節】
在常年期最後一個主日, 天主教會慶祝耶穌基督普世
君王節;在教會歷史中,這是一個相當晚出現的節日,
一九二五年,才由教宗碧嶽十一世訂定為教會的節日;
一九七零年,教宗保祿六世決定將這個節日移至常年期
最後一個主日慶祝。
【經文脈絡】
路二十三33~43是耶穌苦難敘述的核心部份,祂被釘在
十字架上時的經過。
由於十字架刑罰是當時的讀者熟知的殘酷死刑,因此,
路加並未詳細報導耶穌被釘的過程,只相當鬆散地敘述
幾個他所關心的重點:
首先是、耶穌為敵人祈禱,祂實踐了祂所教導的(參閱
:六28)。
其次、兵士們瓜分耶穌的衣衫,符合當時的習俗;同時
,也使詠二二19的經文得到應驗(34)。
整段敘述的高峰在於耶穌死亡前所遭受的嘲弄及對一位
一同被釘的強盜施予救恩;這段耶穌苦難的核心敘述,
就是這個主日的福音內容(路二十三35~43)。
【群眾首領嘲弄耶穌】
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的時候,有許多人圍觀;當時,民
眾的領袖嗤笑耶穌說:「祂救了別人;如果,祂真是
天主所揀選的默西亞,就救祂自己吧!」
這個嘲弄性的要求,影射了在此之前的兩段經文,首先
是,耶穌剛開始公開生活時曾指摘家鄉群眾說:「你們
必定要對我說這句話:醫生,醫治祢自己吧!」(路四
23)
其次是,公議會審問耶穌時,曾質問耶穌是否是「
天主的默西亞」、「 天主的特選者」,並且以此定斷
耶穌褻瀆 天主的罪名。
【羅馬兵士戲弄耶穌】
除了猶太人外,外邦的羅馬兵士也毫無憐憫之情地戲弄
耶穌;當時的軍人常隨身攜帶一種酸醋性的飲料,他們
把它遞給耶穌喝。這個行動影射聖詠六九22的經文:「
他們在我的食物中攙上了苦膽;我口渴時,竟遞來酸醋
要我下嚥」。
兵士們並且嘲笑耶穌說:「如果,祢是猶太人的君王,
就救你自己吧!」
比拉多按當時行刑的慣例,在十字架上、耶穌頭部上方
安放的罪狀牌也正是「這是猶太人的君王」。
這些情況顯示,他們是按照猶太人的傳統,認為默西亞
是一個政治性的頭銜;因此,譏笑諷刺耶穌,要祂拯救
自己。
【不知悔改的罪人】
和耶穌同時被釘的有兩位兇犯,面對和他們相同遭遇的
耶穌做出極端不同的反應;其中一人贊同人們對耶穌的
嘲弄,甚至,用他們的話「侮辱」耶穌說:「祢不是
默西亞嗎?救救祢自己和我們吧!」
其實,這裡所說的「侮辱」,路加採用的動詞是「褻瀆
」,顯示路加已經採取基督徒的立場,評斷這人的言語
是「褻瀆救主」(參閱:宗五31,十三23)。
【悔改的罪人】
另一位一同被釘的兇犯反應完全不同;他先責斥那位辱
罵耶穌的兇犯,承認他們二人被判死刑原是罪有應得,
在死亡之時,還不知應該懼怕執行最終審判的
天主,竟然還嘲笑因為遭受不公義審判和他們一同被釘
的耶穌。
這位垂死之人一方面承認自己的罪,另一方面宣告耶穌
是無罪的;雖然,他的話中並沒有明白地說出承認耶穌
是救主,卻清楚地表達這種含意。
他呼叫耶穌的名字,並請求耶穌能夠為他的得救說情:
「耶穌,當祢來為王時,請祢紀念我!」
耶穌回答說:「阿們(我實實在在告訴你)!今天,你
就要與我一同在樂園裡」。
耶穌非常權威而且隆重地向這位強盜保證,他的祈求,
「今天」就要實現,也就是不必等到世界末日耶穌再來
之時,就是在他死亡之後,立刻和耶穌一同進入天國。
【綜合反省】
路加以這段簡短的敘述極生動地告訴讀者,「耶穌被釘」
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路加以耶穌接受十字架刑罰、遭受侮辱和為罪人祈禱的
情況做為背景,敘述在整個場景前站立著許多群眾,他
們侮辱、褻瀆耶穌,要求祂拯救自己。
民眾的領袖將耶穌當做「政治性」的暴民釘在十字架上
,以為耶穌根本是無能的。
然而,與這些群眾相對的,卻有一位臨終前悔改的強盜
鶴立雞群般地聳立在人群之中;讀者們經由他便明白,
耶穌是被惡人誣陷的、被嘲笑為「假救主」。
這一位看起來毫無能力的被釘者卻顯示了耶穌的大能,
可以將自己的天國福樂分施給一位悔罪的兇犯。
這一切顯示,為了符合聖經(舊約)的預言(參閱:路
二四25~27),「耶穌必需受苦難」,祂也因此真的是
默西亞君王;任何罪人只要願意悔改、轉向耶穌,都能
立刻得到耶穌所賞賜的真生命(參閱:路十六22,二十
37~38)。
在閱讀福音時,路加的讀者應該很容易被拉入故事的情
境之中,在經文中的不同角色中看見自己;也許,只是
一位單純的觀看熱鬧者、嘻笑嘲弄耶穌者、或是因為和
耶穌相遇就悔改的罪人。
在慶祝基督君王節的日子裡,基督徒都必需自問:對我
而言,耶穌基督到底是誰?
摘自 方濟會思高讀經推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