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竭力由窄門進入吧 !
依六十六 18 ~ 21;希十二 5 ~ 7,11 ~ 13;路十三 22 ~ 30
有人問耶穌,有多少人能得救 ?
耶穌不回答。
這是今天所讀的福音特色;在這段福音中,耶穌不回答
這個理論性的問題,卻做了一個有力的勉勵。
提出理論性的問題也可以是有用的;但是,在生命中、
需要做決定的事中,詢問理論性問題只是次要的;耶穌
引導我們做出有用而且正確的決定。
祂對我們說:「你們竭力進入……」;我們與其詢問獲
救的人多或少,更應該照耶穌所說的去做。
耶穌並不掩飾人要得救的困難;祂說:「你們竭力由窄
門而入吧!」
若想得救,就必需有勇氣,對 天主忠心耿耿,相稱於
天主的恩寵;「將來,有許多人想要進去而不得入」;
因為,他們沒有做出正確的決定。
隨後,耶穌為了使祂的勉勵更加有力,因而說了一番語
調頗具威嚇性的話。
祂知道,有太多的人經常粗心大意,以為不需要真正誠
實、有勇氣、有愛心,也同樣可以生活下去。
耶穌向這類人說:「及至家主起來,把門關上;你們在
外面站著,開始敲門說:主,請給我們開門吧!
祂要回答你們說:我不認識你們是那裏的」。
這些人便舉出了他們的宗教行為做為訴求的理由;他們
說:「我們曾在祢面前吃過、喝過;祢也曾在我們的街
市上施教過」。
他們曾經和主多次接觸;但是,這只是外表的接觸,沒
有建立起和主的個人關係,這種接觸是沒有用的。
因此,僅是去聖堂和聽講道,不夠;當然,這是件好事
,仍然只是第一步,隨後,還要在 天主恩寵的助佑下
,將所聽的道理實踐。
然而,這些人在聽了主的教導和與主有了幾次外表接觸
後,卻做了「做惡的人」;因此,主拒絕了他們說:「
我告訴你們,我不認識你們是那裏的(這就是說:我和
你們沒有真正的關係,你們和我也沒有真正的關係);
你們這些做惡的人,都離開我去吧!」
耶穌嚴肅的聲明:「幾時,你們望見亞巴郎、依撒格、
雅各伯及眾先知在 天主的國裏,你們卻被棄在外,那
裏要有哀號和切齒」;這是個極其強烈又嚴峻的警告。
不過,耶穌立刻為我們打開了一個非常美好的前景;祂
說:「將有從東、從西,從北、從南來的人,在
天主的國裏坐席」。
這是對那向耶穌提問的人所做的一個間接回答。
第一篇讀經闡釋了耶穌結束祂的話時所說的這個美好前
景,這篇讀經取自依撒意亞先知書,在其中,我們讀到
天主這樣的許諾:「我要來聚集萬民及各種語言的民族
,他們都要來觀看我的榮耀」。
這行文所表達的是一個普遍性的景象,這先知性的預言
擴大了以色列民的前景,許諾萬民都要前來朝拜主、真
天主。
當然,這許諾對散居在各民族間的以色列人也同樣有效
;先知這樣說:「把你們的弟兄送到我的聖山耶路撒冷
來,當做獻於 天主的獻儀……」。
不過,在第一句話中是說, 天主聚集萬民和各種語言
的民族;這是一個極美好的前景,要在教會中實現。
事實上,眾多的民族都在教會中聚集,他們從北、從南
、從東、從西而來,大家都是基督的光榮和
天主的聖善的見證人。
耶穌的話正一日比一日更有效也更有力地實現。
第二篇讀經將這個前景完成並勉勵人們克勝考驗。
耶穌在福音中說:「你們竭力由窄門而入吧!」
這「窄門」,是指非常艱困的環境,一個考驗、一個苦
難以及放棄和頹喪的誘惑。
希伯來書的作者說,考驗,是希望的動機,不是頹喪的
導因;因為,『 上主懲戒祂所愛的,鞭打祂所接管的
每位兒子』。
誰若將考驗看成是 天主以慈父的愛對他的懲戒,為了
使他能得到淨化並與 天主更加緊密相連,那麼,考驗
便不再是一個令他頹喪和退卻的引誘了。
相反的,他要在考驗中找到希望的動機。
希伯來書的作者說:「你們因受懲戒就痛苦!
天主對待你們就如對待子女;那有兒子,做父親的不懲
戒他呢?」
看,考驗和苦難的這個具教育性層面非常重要;因為,
從這個層面我們可以明白,考驗和苦難並不僅僅是負面
的現實,也有非常實際的積極一面: 天主常通過考驗
和苦難來施給我們恩寵。
最寶貴的恩寵,常是在我們受到考驗和苦難的時刻賜予
我們;在這樣的時刻,我們最能夠和基督的苦難奧秘及
祂的光榮結合在一起。
「固然,各種懲戒,在當時,似乎不是樂事,是苦事」
;這句話說出了受懲戒的第一個感覺,但是,應該知道
:「以後,卻給這樣受訓練的人結出義德的和平果實」
因此,需要「伸直痿弱的手和麻木的膝」,懷著勇氣和
信心向前邁進。
天主滿心仁慈,祂對人類愛得深也要求得嚴格;因為,
祂的愛是真摯的愛,所有真摯的愛都要求嚴格。
不過,這樣的要求都是積極的要求,也是獲得喜樂和信
心的泉源。 作者:阿爾貝.范諾怡 耶穌會樞機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