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恩之五:住在 天主內
(若十四 23~29)
張春申神父 著
今天的福音記載晚餐廳中耶穌的談話,一方面,含有離別
的語氣,門徒也顯出煩亂與膽怯;另一方面,卻已先指出
復活的果實:「我去;但是,我還要回到你們這裏來」。
究竟怎樣回來呢?
福音說: 天父和基督要到遵守 天主話語的人那裏去,
並要以他們那裏做住所。
也許,我們該說,這是基督復活賦予的最大恩寵,那便是
天主藉著復活基督臨在於門徒心內; 天主把祂自己做為
救恩賞賜給他們。
於是,門徒成為 天主的住所,這也是保祿宗徒說的:「
成為 天主的住所」之意。
首先,「住所」,僅是一種圖像,而且相當靜態,並不能
真正表達出 天主怎樣把自己當做恩寵賞賜給門徒;也沒
有說出信徒怎樣接受這個 天主自我通傳的恩寵。
其實,按照一般道理,我們知道, 天主無所不在,處處
都在;因此,可以說,天地萬物都是 天主的住所。
不過,這種臨在的方式,只是表示天地萬物需要
天主的能力繼續不斷地支持,並不足以說明復活基督賦予
門徒的恩寵。
再進一步說,人間有一些哲人應用自己的智慧認識了
天主,似乎 天主臨在於他們的思想之中;因此,他們的
心靈成了 天主的住所。
不過,這第二種方式,只能是 天主支援人的精神生活,
使它正常運用,認識天地的主宰;人並不因此深入
天主的內心與祂交往,也不是復活的基督所指的
天主自我通傳的恩寵。
那麼今天福音所說的住所,究竟怎樣解釋呢?
有關 天主與信者之間的關係,本身是不易說清的;也許
,得從人的經驗出發,揣測天人相合的奧秘。
我有好多不同住所的經驗,我能身居斗室、或者遊覽田園
;不過,一般來說,斗室或田園做為住所,只是一個空間
,並不真正地與我溝通。
其次,有時,我可說是停留在某些熟人的思想中;因為,
他們認識我,我也知道自己為他們所認識;因此,可以說
我有了一個精神的住所。
不過,由於他們對我的認識,只是從觀察得知,並不是我
的內心、我的深處,所以,在他們精神住所中,我會感覺
冷冰冰地缺少真實的瞭解;因此,那些熟人並沒有讓我能
得其所哉,反而局促不安。
幸而,我還有另外一種經驗,那便是友誼。
我和我的朋友由於彼此相識、相愛,能分享、通傳一切,
我自己真實地在他的心靈內,他也完全在我的心靈內;他
是我的住所、我是他的住所,彼此成為住所,這在物質界
中是不可能的事,在心靈界中卻真是如此。
朋友之間,的確,我在你內、你在我內,你我合為一體;
也許這多少能夠幫助我們瞭解, 天主自我通傳的恩寵。
基督向門徒許下 : 祂將與 父回到他們那裏,並要住下;
我們說,這是復活奧蹟賜予的最大恩寵, 天主自己做為
恩寵臨在於信者、和他居住;而且,信者也因此居住在
天主內。
這在葡萄樹的比喻中已經如此表達了:「你們住在我內,
我也住在你們內……。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條;那住在
我內,我也住在他們內的,他就結許多果實……」。
最後,也是由於 天主在基督內這樣的自我通傳、這樣的
做住所,我們才能相信、才能還愛、才能分享
天主的生命,稱為 天主的子女、才能反映 天主的光榮
。因為,在我們內住下的 天主,祂藉著復活的基督,先
啟示、光照,並深交、賦予,我們才能相信、接受、還愛
和奉獻。
所以, 天主藉著復活的基督臨在於信者,實在是「恩寵
上加恩寵」,是一切恩寵的基礎。
耶穌復活,是基督宗教的中心和基礎;如果,基督宗教是
一個信、愛、生命的團體,那麼,今天,我們對復活奧蹟
該有更深的瞭解。
反省與行動:
身為基督徒,我是否常遵照主的話語來生活?
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如何體驗 天主的臨在?
對於「主在我內、我在主內」的奧秘,我有怎樣的體會?
禱文:
請為新教友祈禱
主耶穌和 天父樂意住在聽從祂的人心中;祈求仁慈的
天父恩賜教會所有成員,尤其是新教友,能順從聖神的指
引,並聽從主的訓誨來生活;在一生的歲月裡,常有主的
恩寵同在,活出 天主子女的光榮。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