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五日,在聖瑪爾大之家的清晨彌撒中,教宗方濟各
表示, 天主的作風與人的作風不同;因為,
天主以謙卑贏得勝利,一如最偉大的先知洗者若翰屈死
獄中所顯示的那樣。
若翰為基督預備道路;然後,為祂讓路。
若翰在婦女所生者中乃是最大的,他是義人和聖人,為
默西亞的來到預備道路;最終,卻因王后的仇恨報復與
懼內國王的懦弱被處死,孤獨地在黑暗監牢中被斬首。
教宗對當天福音記載的若翰之死評論道,若翰的宣聖詞
這樣寫道:他是婦女所生者中最大的;這個宣聖詞並非
出自一位教宗之口,是出自耶穌之口。那人是婦女所生
者中最大的(參閱:瑪十一11),耶穌以這句話將若翰宣
為了聖人。
若翰在獄中死去,被斬首;福音中的最後一句似乎也有點
無奈:若翰的門徒聽說了,就來領去了他的屍身,把他安
葬在墳墓裡;這位婦女所生者中最大的就這樣結束了一生
。他是偉大的先知、最後一位先知、唯一一位有幸親眼目
睹以色列希望的先知。
教宗不局限於福音的文字,他也試圖進入若翰的牢房,探
察這位在曠野中呼喊、以將要來的那一位的名字為眾人施
洗之人的內心活動。
若翰不僅被監獄的鐐銬囚禁著,或許,也被內心的某種不
確定折磨著,這種不確定耗盡了他的一切。
教宗說:他在監獄中遭受著皮肉之苦,內心也忍受著懷疑
的折磨。
『難道我錯了嗎?這位默西亞和我想像中的那一位不一樣
? 』他因內心的懷疑而痛苦,於是,派遣自己的門徒去問
耶穌:『禰就是要來的那一位嗎?』
他心想:『或許,我所宣講的並不是那一位?難道我欺騙
了百姓?』
這個人內心感到痛苦與孤獨;可是,他依然認為:『我卻
應該衰微,在精神與肉體上衰微,丁點兒不留』。
教宗繼續說,『衰微、衰微、再衰微』,這就是若翰的一
生;『這位偉大人物不尋求自己的光榮,只尋求
天主的光榮』,以如此平淡、無奇的方式,在無聲無息中
死去。
若翰就是以這樣方式預備了耶穌的道路;耶穌的死亡也類
似,處於痛苦與孤獨之中,沒有門徒們的陪伴。
最後,教宗說:今天,閱讀《馬爾谷福音》第六章對我們
有益,讀讀這段經文、看看 天主如何贏得勝利:
天主的作風與人的作風不同;讓我們向 上主祈求若翰所
擁有的謙卑恩寵,好使我們不把他人的功勞與榮譽套在自
己身上。
我們特別向 上主祈求恩寵,願耶穌在我們的生命中常受
歡迎,祂應不斷興盛,我們應不斷衰微,直至耗盡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