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與光的比喻
本主日是常年期第五主日,彌撒福音記述耶穌所講「鹽與光」的比喻。
鹽和光都是耶穌的聽眾十分熟悉的事物;「鹽」,在猶太人的語言中,有智慧的意思;失了味的
鹽,便是愚笨的人;「光」,是舊約聖經中經常見到的象徵,它一般意味著 天主的臨在及其對
於他的子民的特別照顧;有時,也形容人的德行,特別是愛德。
基督信徒是新約時代的先知;在本主日彌撒福音中,耶穌用鹽和光的比喻來強調他們的先知使命。
本主日彌撒中的讀經一,選自依撒意亞先知書第五十八章第六到十節;在這篇讀經中,依撒意亞
先知指斥以色列人民,因為,他們一面守齋,一面爭吵打架,還埋怨 天主說:「為什麼,我們
守齋,你看不見;我們刻苦,你不理會呢?」先知教訓他們說: 天主要的齋戒,不是穿苦衣和
打苦鞭;是愛德功夫、幫助有需要的人。他把這樣的德行比做光,又用光來表示
天主與他們同在。
今天讀經一這樣記載說:
上主這樣說:我所喜悅的齋戒,是要人解除不公正的鎖鏈,廢除軛上的繩索,折斷所有的軛,使
受壓迫的人獲得自由。把食物分給饑餓的人,收容流浪的窮人。當你遇見赤身露體的人,你要給
他衣服,不可忽略你的同胞。若這樣,你將會光芒四射,有如黎明;你的創傷將迅速復原,你的
正義將做你的前驅, 上主的光榮將做你的後盾。那時,你如果呼求, 上主必會俯允;你如果
哀求, 上主必回答:「我在這裏!」你如果放棄欺壓的行為,不再互相侮辱和出言中傷他人;
你如果把食糧施捨給饑餓的人,滿足貧窮人的心靈,那麼,你的黑暗將變成光明,你的黑夜將成
為白晝。
本主日彌撒中的讀經二,取自聖保祿宗徒致格林多人前書第二章第一到五節;在這篇讀經中,
聖保祿宗徒談基督信徒的智慧,說它超越世俗的見解、是一種 天主的德能;聖保祿宗徒並稱
它為「十字架的道理」。他這樣解釋說:
弟兄們:我從前到你們那裏去時,並沒有用甚麼華麗的詞藻或高超的智慧給你們宣講
天主的奧義,因為,我下定決心,當我和你們在一起時,只知道耶穌基督,而且是被釘死在十字
架上的耶穌基督。當我到你們那裏時,又軟弱又膽怯,戰戰兢兢。我講道,我宣傳福音,不用委
婉動聽的言辭,只是用聖神的德能來證明,使你們的信仰不依賴人的智慧,而是依賴
天主的德能。
基督信徒是新約時代的先知;在本主日彌撒中的福音裏,耶穌用鹽與光的比喻,強調了他們的
任務。今天彌撒福音這樣記述說:
那時,耶穌對門徒說:「你們是地上的鹽,鹽若失了味,用什麼來使它再鹹呢?它一無用處,只
好扔在外邊,任人踐踏。你們是世上的光;築在山上的城,是不能隱藏的。人們點燈,不會放在
斗底下,而是放在燈台上,照亮屋中所有的人。照樣,你們的光也應當在人前照耀,好讓他們見
到你們的善行,光榮你們在天之父。」
鹽若失了味,怎麼能再鹹呢?燈若不放在燈臺上,怎麼能照耀屋內的人呢?基督信徒若是不修
愛德,履行正義,不實踐「十字架的道理」,怎麼能在他們所處的社會中盡他們的先知任務呢?
基督信徒的固有德行是愛德和公義,這是不容置疑的;對我們今日的中國基督信徒來說,尤其
應該切記,這是 天主與我們同在的標記,也是教會在我們國家繼續存在和發展的保證。
在福音裡,耶穌用鹽和光的比喻來強調基督信徒的先知使命;他對他的門徒說︰
你們是地上的鹽,鹽若失了味,可用什麼使它再鹹呢?它再毫無用途,只好拋在外邊,任人踐踏
罷了。
【拋在外邊】,意味著下地獄、受永罰,是一句很嚴厲的警告。聖瑪竇福音曾屢次引用它來描
述不符合他們的召叫生活的人的不幸結局。
耶穌又說︰你們是世界的光,建在山上的城是不能隱藏的。人點燈,並不是放在斗底下,而是放
在燈台上,照耀屋內所有的人。照樣,你們的光也當在人面前照耀,好使他們看見你們的善行,
光榮你們在天之父。
『己立,立人;己達,達人』。這也應該是耶酥的門徒們的理想。
主內的兄弟姐妹們,耶酥用鹽和光的比喻強調了我們基督信徒的先知使命;先知,原是舊約
聖經上的人物,他們的任務可以從聖經的記載中認出來。先知,首先蒙受 天主親自的召叫
,接受 天主的話,或者說, 天主要向百姓傳達的信息,然後,正確、勇敢、坦白地將這
話向百姓傳報出來。
每位先知都確切地知道, 天主是否真的召叫了他;他們也都表示戰兢害怕,不願接受這個
非常危險的職務,因為,他們要向百姓傳達的、大部份是逆耳的忠言。事實上,他們中的確
有不少人被折磨、難為,甚至,坐監及被殺害。
基督信徒是新約時代的先知;他們的任務是在無信仰的社會中為基督做見証,耶酥稱他們為
【地上的鹽】和【世界的光】。鹽,是智慧;光,是熱、是愛;真正的智慧使人懂得【十字
架的道理】;真正的愛導致人與 天主以及人與人之間的修和與合一。
今天,在我們的國家裡,一般人太熱衷於財富的追求與物質方面的享受;他們沒有超性的見
識,不懂得聖保祿宗徒所宣講的【十字架的道理】;連我們基督信徒也不免受到他們的不良
影響。
今天,我國社會太注重功利,不崇尚道德;於是,生活水準是提高了,可是,人並不因此更
幸福;多少人感覺不到家庭的溫暖,人與人之間缺少真正的愛。教會,好比家庭,在我們教
會的大家庭內有沒有溫暖?有沒有真正的愛?
對我們來說,這是一個重大的挑戰;我們不可像世俗人一般見識,我們應該熱愛真理,不怕
為跟隨耶酥而背十字架;我們應該知道寬恕和求他人寬恕;這才是真正的愛。
基督信徒應該彼此和睦、相親相愛,這樣、才能引領別人讚美和皈依 天主。
基督我們讚美你。亞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