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多祿,謝謝你!
瑪竇福音十四 22 ~ 33
薛恩博樞機著 丁穎達教授譯
默想:
在塔巴加的山上、增餅奇蹟的發生地,有一個山洞,當地
人相傳,耶穌曾隱退到這洞內獨自祈禱。
從這處不大的巖壁山洞望出去,整個革乃撒勒湖的美景盡
收眼底;這能幫助我們更容易瞭解今天福音的背景。
當時,門徒們已經上了泊在湖邊的船,大概划往回家的方
向,也就是葛法翁。
徒步跟隨耶穌到這偏遠湖畔的群眾也已散去,在各自回家
的路上;祂的話、祂給的食物令他們充實不已。
耶穌本身則離開眾人,獨自祈禱去了。
耶穌在家時,呆在那裏呢?
當一天的工作完成後,祂到那裏去休息呢?
經上說,祂獨自留在岸邊,退到俯瞰湖面的山上,「私自
祈禱去了」。
如果,我們要認識耶穌,我們最好先找到祂的心在那裏,
祂在家時,待在那裏。
祂與祂稱為「父」的 天主親密接觸;祂以這個為生活的
中心;祂從這泉源汲取祂的德能。
祂獨自在山上與 天主同在;雖然如此,祂並沒有視而不
見遠近周遭的一切。祂看到他們划船划得很辛苦;因為,
那時颳起了直到今天在當地仍常見的危險強風。
我想亙古通今的真理是:耶穌現在完全與父同在,祂繼續
看到我們划得很辛苦,看到生命的風浪愈是鋪天蓋地地壓
過來,我們的生命之舟愈能逆流而上。
耶穌獨自在山上祈禱,然後,來到他們面前;但是,並非
刻不容緩,也沒有立即解決每一個麻煩。
祂聽任他們在驚濤駭浪中苦苦掙扎,直到四更時分;也就
是黑夜的盡頭、破曉之前。
祂為甚麼不早一點伸出援手呢?
為甚麼,祂要等這麼久 ?
為甚麼,祂看起來對我們的需求置之不理呢?
其實,我們只看到自己在風浪中經歷的幾小時驚心動魄;
祂卻始終在看顧我們、為我們祈禱,不讓我們在風浪中喪
亡。
當看到祂在海面上行走時,他們經歷了最初的驚嚇。
我們欣慰地看到,即使這些「中規中矩」的加里肋亞漁夫
也「嚇得大叫起來」。
伯多祿弄明白後,馬上要仿傚耶穌,勇敢地跨出船,步行
湖面、朝耶穌走去。
耶穌說:來吧!勇敢地去做;不要害怕!
一個信仰危機的景象,僅僅因著對耶穌指令的信賴,讓看
上去不可能的事變成了可能。我們欣慰地感受到伯多祿的
經歷;如果,我單憑自己的力量,我就會遭殃。如果,我
仰望耶穌,祂的手抓牢我,我就不會遭殃。
伯多祿,謝謝你;你給了我敢於相信的勇氣!
反省與實踐:
1. 當一天的工作結束後,我們的心靈到那裏休憩呢?
2. 在我們身處逆境時,只祈求 天主以奇蹟做保證?或者
,仍能夠不忘記基督對我們的教導?
3. 當我們身處於信仰危機時,能夠常常保有對耶穌的信賴
,讓看上去不可能的事變成了可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