匝十二 10 ~ 11;詠六十三【六十二】2 ~ 6,8 ~ 9;迦三 26 ~ 29;路九 18 ~ 24
各位兄弟姐妹 :
在上一個主日,我們在讀經章節中聽到,我們的 天主是仁慈悲憫的 天主,他願意寬恕罪人的罪過
;凡向他俯首認罪的人,必得到他的憐憫和寬恕。只有那些自以爲義的人得不到 天主的寬恕,因爲
,他們自認爲很完美,幷沒有過錯。
主耶穌把 天主無條件的愛帶到我們當中,因著他,沒有人被隔離於 天主的愛之外。
今天,讀經一的章節取自匝加利亞先知書;匝加利亞先知的時代,是以色列民從被流放充軍之地返回
耶路撒冷的時代;在不久的將來,他們將會再建一座聖殿來取代六十年前被巴比倫軍隊摧毀的聖殿。
匝加利亞先知的訊息是在勸導以色列民,不要在信仰生活上做表面功夫;如果,以色列民要有一個
穩定的未來,他們必須先把心靈轉向 天主。
今天的讀經章節指出,在未來的日子裏,以色列子民將會有內心轉變的一天。
匝加利亞深信,以色列民的皈依和悔改來自 天主恩寵的推動; 天主將要賜給他們【憐憫和哀禱的
神】。他相信,有一天,以色列子民將會因爲他們對 天主僕人所曾犯下的罪行而做出懺悔。在先知
的心目中,他想起了某一位 天主的僕人,幷指出他是【他們所刺透的那一位。】
他們的懺悔將會是真誠的,因爲,他們將要哀悼痛哭。先知將此哀悼比喻成如同哀悼獨生子;同時,
也把這哀悼比喻成在默基多平原所舉行的無從考察的禮儀中所表達的哀痛。
那個哀悼很可能是指以色列民對他們所敬愛的約史雅王的去世所表達的悲痛(編下卅五 20-25)。
如此真誠的懺悔,將會是邁向寬恕與重建的第一步;匝加利亞形容它像是水泉中的水,它將
洗淨人民的所有罪惡。
保祿宗徒在迦拉達書中告訴我們,信德和聖洗使我們成爲 天主的兒女;當我們穿上了基督,
在 天主父面前,便都成爲他的兒女,幷享受 天主大家庭一份子所應得到的各種恩惠。
於是,保祿宗徒進一步發展他的思想;如果,基督與所有的信者認同,那麽,我們所有人在
天主面前都是平等的。種族、社會階層與性別的不同,對 天主來說幷不重要。
今天的福音章節取自路加福音;儘管,路加福音中有關預言主耶穌苦難的資料都是取自馬爾谷福音
,路加把這些資料予以編撰,以配合他的神學思想。爲路加來說,許多事件都發生在耶穌祈禱的時
候;可見,祈禱是路加福音的核心。就在主耶穌要揭示他自己的真正身分和他最後的命運時,這必
須是在以祈禱爲背景的情况下進行的。
當時,真正的問題不是在問【主耶穌是誰】;是【對人們來說,主耶穌是誰】。然而,人們的反應
都是出自先知傳統的說法,這指出了許多人相信主耶穌與先知所預言的那一位有著直接的關連。
伯多祿對這個問題說出了部份正確的答案,但是,不是完整的答案。
針對主耶穌的身份,伯多祿回答說:【是 天主選立的基督。】這是一個不完整的答案,因爲,在
這個名銜中完全沒有涉及死亡。相反地,【天主選立的基督】這個稱號,意味著,在傳統上涉及到
達味王的權力和凱旋。主耶穌在當時就糾正了這個看法;他清楚地指出,將要發生在他身上的事:
他將受許多苦,被長老、司祭長和經師們棄絕、殺害,但是,第三天却要復活(路九21—22)。
這裏要指出的就是,主耶穌的死亡所賦予他的默西亞的獨特身分;同時,也是因爲他的死亡
,成了人們認出他是默西亞的絆脚石。
主耶穌的死亡絕不是發生在他身上的單獨事件;完全地肖似主耶穌而付出自己性命,如今成了
做門徒的模式。那些想要跟隨主耶穌的人,必須在不斷改變、革新自己的過程中,天天背起自己
的十字架。主耶穌所肩負的默西亞身分,不是一個擁有財富、權力與尊榮的身分;這個默西亞身分
,是關乎完全地自我犧牲,甚至,死在十字架上。因此,做門徒也不是爲了擁有財富、權力和尊榮
;而是,在生活中去認清幷拒絕那些虛假的價值,以便能活出一個真實的門徒的生命。
是的,只有擯棄了生命中的虛假價值,我們才能活出真實的生命;主耶穌是所有做門徒的人的最佳
模範;十字架應當是激勵我們做好門徒的圖像。
從今天的三篇經文中,我們可以做出以下三點反省:
(一) 背十字架的真正意義
許多人成爲基督徒,主要是爲得到死後的榮耀;有時,甚至是爲得到俗世的尊榮。如果,我們
不警醒,我們很容易跟著世俗價值觀隨波逐流。我們會經常以成功、榮譽、財富和權力來充斥我們的
生命。然而,基督却告訴我們,以上的世俗價值觀,不會幫助我們成爲好門徒;要成爲一位真正的
基督徒,我們要準備去挑戰這些世俗的價值觀,擯棄它們,進而去面對各種痛苦的挑戰。
更重要的是,我們在跟隨基督的道路上,要願意毫無保留地自我犧牲;我們只有在塵世中願意
去肖似基督的苦難,才能在天國中分享基督的榮耀。很多時候,我們就像伯多祿一樣,對我們所
追求的信仰一知半解,不願意放棄我們的野心和世俗的價值觀;表面上是在跟隨主,實際上却是在滿
足自己的世俗欲望。
(二) 沒有十字架的信仰,不是真正的基督信仰
許多人願意從【度上一個舒適安逸的生活】的角度來宣揚福音,幷認爲,在接受基督信仰後,塵世
生活中的一切就有了保障,可以無憂無慮地過好日子。這樣的說法完全是扭曲了主耶穌的教導;相反
地,我們宣講的是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耶穌;人們的反應應該是放棄任何會阻擋他們成爲好門徒的
價值觀,幷完全投身於促進天國來臨的行動中。
十字架象徵的是痛苦、屈辱和毫無保留的自我犧牲;我們當自問是否在生活中準備好接受
這樣的挑戰?
(三) 改善自己,是一個痛苦的過程
在我們的生活中,認識和改善自己是一個痛苦的過程;只有認識到自己的欠缺、不完美和破碎,
我們才能去做出改善。一個不願面對自己的軟弱的人,就不可能改善自己;就如一個自以爲
義,或自以爲比很多人更神聖的人,就不會意識到自己需要改善,更不會意識到自己需要
天主的憐憫。只有通過我們生命中的一些痛苦和謙卑的經驗,我們才會有靈性方面的成長。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