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七日上午,教宗本篤十六世以手諭形式發布新牧函:「信德之門」(Porta fidei)
,訂定從明年二 0 一二年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開幕五十週年紀念的十月十一日開始,
普世教會將進入「信德年」;信德年將於二 0 一三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基督君王節結束。
教宗在牧函中解釋說:這是一個真正地、重新皈依主、世界唯一救主的邀請。
在牧函中,教宗本篤十六世指出,「重新發現信仰的道路」為能「重新品嚐
天主聖言滋養」的重要性。「信德之門」總是敞開的;教宗寫說:「跨越這道門檻是
可能的,即是當 天主聖言被宣講以及人心任由恩寵轉化、塑造的時候」。
在今日標誌著深度信仰危機的社會中,「我們不能讓鹽失了味,讓光被隱藏」。
教宗提到耶穌的教導:「你們不要為了那可損壞的食糧勞碌;要為那存留到永生的食糧
勞碌」( 若六 27 );教宗指出走上這條道路的目的:「相信耶穌基督,是確保達到救
恩的道路」。
教宗表示,二 0 一二年十月信德年開始時,世界主教會議的全體大會也將在那時開幕,
會議的中心主題是:「新福傳 ~ ~ 為傳播基督徒信仰」。
這是一個良機,教宗解釋,一個反省與重新發現信仰的特殊時刻。
不過,這不是教會第一次慶祝信德年;教宗本篤十六世在牧函中回顧:之前,教宗保祿
六世於一九六七年紀念伯多祿和保祿宗徒殉道一千九百年的時候,也宣布過慶祝信德年
。當時,教宗認為,藉由這樣的方式,全教會能夠得到對信仰的正確認知,為能重新使
信仰活潑、淨化它、堅定它向人坦白承認它。
教宗本篤十六世強調,全體信友都要有新的方式來堅定他們的信仰和了解他們的信仰,
以期能夠在與不同於過去的歷史情況下,做出適當的見證。
教宗在牧函中也寫道,在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開幕五十週年的時候開始信德年,同樣
也是個了解大公會議神長留下的文獻資產的好機會。如同前教宗真福若望保祿二世所斷
言的:不要遺失了它們的價值和效力。
教宗本篤十六世說,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是祝福二十世紀教會的大恩典……在開展的
世紀路途上,給了我們一個指引方向的安全羅盤。梵二大公會議也越來越成為教會更新
的偉大力量。
教宗在牧函中強調:「教會的更新,也透過信友的生活見證」,他們被召叫使「主耶穌
留下的真理之言」發揚光大。教會受 天主聖言的滋養,「在世界的迫害與
天主的安慰之間,繼續它的朝聖旅程」。「復活 天主的德能給予人力量,以寬容及愛
的力量克勝內在或外來的痛苦與艱難。」因著祂的愛,耶穌基督吸引每一個世代的人們
跟隨祂,並賦予常新的使命。
教宗解釋:為此,在今天,教會更要對它推動新福傳的責任確信不疑,在信仰中重新發
現喜樂,在分享信仰中重新找到熱忱。信仰會增生,因為,信仰讓心靈在希望中擴大,
同意做出使信仰增生的見證。「事實上,信仰打開所有被邀請接納主的聆聽者的心靈和
思想,主邀請人們順從他的話。」
教宗補充說,只有相信,信仰才會增生並堅強;「為了能真實地獲得性命,除了捨棄自
己之外,沒有其他可能方式。而且,要對自己的生命有所肯定地捨棄自己,將自己託付
在越來越大的愛的掌握中,因為,這愛的根源是在 天主內。」
教宗也強調,信仰的行動與信仰的內容「密切一致」;他說:「聖路加教導了,如果,
人的心靈 ~ ~ 這是人真正的聖所 ~ ~ 沒有受到恩寵的開放,讓眼睛能夠看到深處,了解
被宣講的正是 天主聖言本身,只認識信仰的內容還不足夠。」
基督徒從不應該想信仰是私人事件;「信仰,是決定要與主在一起,為了與祂同在而活」
,並且包含「見證與公眾職責」。對信仰內容的認識,是以理智和意志切合教會教導的必
要元素。另一方面,教宗補充說,我們也不要忘記,有許多人雖然尚未認出自己的信仰恩
典,卻真誠地在尋找至高者的意義。這個尋找就是信仰的前奏曲,推動人們走上前往
天主奧蹟的道路。
為了對信仰內容獲得系統性的了解,教宗表示,距離信德年開幕整整二十年前,於一九九
二年十月十一日出版的「 天主教教理」,是難得且實用的輔助。
教宗解釋:「 天主教教理」教導倫理生活在與信仰、禮儀和祈禱的關係中取得它全部的
意義。「 天主教教理」在這一年裡能夠做為支持信仰的實際工具。為此目標,教宗邀請
聖座教義部,在聖座其他部門首長的同意下「撰寫一份『摘要』,提供教會和信友如何更
有效、深入善度信德年的一些方法,為信仰與福傳服務」。
教宗在牧函中也舉出二千年來傑出的信仰見證:聖母瑪利亞因著信德,相信了加俾額爾天
使傳報的喜訊,成為 天主之母;宗徒們因著信德,捨棄了一切跟隨了主;為了信仰,門徒
們組成了初期團體,收集、彙整了宗徒們的教導;殉道者為了信仰獻出了性命;許多男女為
了信仰,為基督奉獻生命。
「我們也為了信仰生活著:為了活潑地再認識臨在我們當中、臨在歷史中的主耶穌而生活著。」
教宗接著說,信德年也將是加強愛德見證的適當時機。「信仰沒有愛德,將結不出果實;愛
德沒有信仰,將在困惑中受情感支配。」信仰,使重新認識基督成為可能;也是基督的愛推
動我們幫助在生活中遇到的近人。「生活的考驗,一方面讓我們了解十字架的奧蹟,並參與
基督的苦難。」( 參哥一24 )這些考驗是信仰帶來的喜悅和希望的前奏。
今日世界特別需要相信並受 天主光照的心智所做的可靠見證,他們能夠開啟許多渴望
天主和永恆真生命者的心智。教宗在牧函最後說:「我們堅定地相信,主耶穌戰勝了惡及死亡」
,「懷著確切的信心,我們將自己交託給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