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心祈禱 (常年期第二十九主日)
祈禱,是人投靠 天主的一種方式,它包括人生
各方面的情況;分開來說,有祈福的祈禱、求情
的祈禱、悔罪的祈禱、感恩的祈禱和讚頌的祈禱。
一般來說,祈禱,是上述各種意向的混合總稱;
四部福音經常提到耶穌的祈禱,也提到耶穌教祂
的門徒祈禱和給他們講解有關祈禱的道理。
本主日是常年期第二十九主日,彌撒中的福音取
自聖路加福音第十八章第一到八節,內容包括一
個「比喻」和這個比喻的「解釋」。
比喻分明是講恆心祈禱的效果;在比喻的解釋中
,耶穌卻加上下面這句話說:「但是,人子來的
時候,在世上能找到這樣的信德嗎?」
這樣,又把有關祈禱的教訓和對世界末日來臨的
警惕聯在一起了。
恭讀聖路加福音十八1~8:
那時,耶穌對門徒講了一個比喻,論及人該當常
常祈禱,不要灰心。
他說:「在某城中,有一位判官,他不敬畏
天主,也不尊重任何人。
有一位寡婦常來找他說:『請為我申張正義,制
裁欺淩我的人』。
判官總不理會;以後,他想:『儘管我不敬畏
天主,也不尊重人;但是,這寡婦常來麻煩我,
我就給她伸冤吧!免得她不斷來糾纏我』。」
主說:「你們聽聽,這不義的判官說了些什麼!
那麼, 天主聽到祂的選民日夜呼求,難道祂會
延遲祂的救援嗎?
我對你們說:祂一定會盡快為他們伸冤;但是,
人子來的時候,在世上能找到這樣的信德嗎?」
在進一步地默想我們剛才所聽到的福音教訓之前
,我們且先聆聽本主日彌撒中的讀經一。
這篇讀經選自出谷紀第十七章第八到十三節,內
容記述以色列人和阿瑪肋克人的做戰;在那一次
戰爭中,以色列人打了勝仗。
但是,以色列人之所以得勝,並不是由於他的兵
力強盛,是由於梅瑟所伸開而高舉的雙手。
伸開而高舉的雙手象徵祈禱;以色列人那次勝利
,是梅瑟恆久不懈的祈禱效果。
恭讀出谷紀十七 8~13:
那時候,阿瑪肋克人來到勒非丁同以色列人做戰。
梅瑟對若蘇厄說:「你給我們選拔壯丁,明天,
去和阿瑪肋克人做戰,我要拿著 天主的棍杖站
在這高岡頂上」。
若蘇厄就照梅瑟所吩咐的做了,前去和阿瑪肋克
人做戰;同時,梅瑟、亞郎和胡爾登上那山頂。
當梅瑟高舉雙手時,以色列人就打勝仗;垂下手
的時候,阿瑪肋克人就打勝仗。
最後,梅瑟雙手舉得疲乏了,他們就搬了塊石頭
來,放在他下面,叫他坐下,亞郎和胡爾在兩旁
托著他的手;這樣,梅瑟雙手就舉著不動,直到
日落。於是,若蘇厄用利劍打敗了阿瑪肋克王和
他的軍隊。
本主日彌撒中,讀經一所記述的以色列人與阿瑪
肋克人做戰的例子,和福音中記載的不義的判官
和寡婦的比喻一樣,都強調了恆心祈禱的功效。
耶穌曾說過:「你們求,必會給你們;你們尋找
,就會找到;你們敲門,就會給你們開;因為,
凡求的人,必得到;尋找的人,必能找到;敲門
的人,必給他開」;所以,祈禱的效果是不容置
疑的,若又能恆心祈禱,必定會奏效。
但是,在本主日彌撒福音中,耶穌在強調了恆心
祈禱的功效後,又加上了一句令人想到世界末日
的話說:「但是,人子來的時候,在世上能找到
這樣的信德嗎?」
這使我們注意到本主日彌撒中的阿肋路亞歡呼詞
裡的這句話:
阿肋路亞;主說:你們應當時時醒悟祈禱,好能
站立在人子面前,問心無愧;阿肋路亞。
這樣看來,在本主日的彌撒中,慈母教會要給我
們的教訓,不但是恆心祈禱,而且也是堅持信德
;更好說是,以恆心祈禱來堅持信德,這樣,當
天主收我們的靈魂的時候,我們將被認做是屬於
耶穌的人。
主內的兄弟、姐妹們,以上的解釋更使我們想起
聖母經來,這是我們大家會唸的經文,也是我們
比較多唸的經文。
從前,神父們講道,往往勸人說:無論如何,至
少每天晚上睡覺前,誦唸三遍聖母經。
這教訓的確十分實惠,很符合本主日彌撒的教訓。
「 天主聖母瑪利亞,為我等罪人,今祈
天主,及我等死候;亞孟」。
作者:阿德里安.諾桑 聖本篤會神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