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四十三 18 ~ 19,21 ~ 22,24 ~ 25;詠四十一【四十】2 ~ 5,13 ~ 14;
格後一 18 ~ 22;谷二 1 ~ 12
各位兄弟姐妹 :
在上一個主日的福音中,我們聽到主耶穌如何治癒了一位癩病人;爲了解除
癩病人的痛苦,他親身承受了癩病人被隔離的痛苦。這則福音故事教導我們
,真正的愛德,有時,需要我們爲之付出很大代價。
身爲基督徒的我們,該時時效法基督,對周圍受苦的兄弟姐妹懷有憐憫之心
;或許,我們不能完全解决他們的問題,但是,我們能够帶給他們基督的愛
和人間的溫暖。
讀經一的章節取自《依撒意亞先知書》;我們知道,在該先知書的開始,記
述了頑固的以色列子民如何拒絕悔改;他們如此驕傲的回應,造成了王國的
毀滅,幾乎全體人民被充軍巴比倫。
現在, 天主再次向這個誤入歧途的百姓發顯仁慈; 天主邀請他們重返家
鄉,甚至,賦予他們【我的僕人】這個名號(依四十一 8)。
在過去, 天主曾經爲他的選民做了偉大奇事,就是 天主將他們從埃及解
救出來,幷帶領他們踏過紅海底的乾路,直到福地。
但是,那個偉大事件就要被另一個【新的】偉大事件所取代;如今,
天主要在沙漠中開闢道路,這條大路將通往生命的河流。在這個新的事件中
,水和乾地仍是焦點,但是,它們的角色必要對調。
這個令 天主子民興奮和改變的事件,幷不是他們善行的結果;
天主幷沒有等待選民來採取主動。選民沒有向 天主呼救;儘管,這是
天父願意從蕩子那裏聽到的聲音。
可是,到頭來, 天主却主動拯救了他的子民,向他們展示了他無條件的憐
憫。
從理想的觀點來看,人民應當會對 天主的仁慈做出回應,進一步和
天主更新那份關係。但是, 天主幷沒有等待這事的發生,就已經爲選民鋪
下他們返鄉的路途。
保祿宗徒在今天的讀經二中告訴我們, 天主對他所許下的諾言是忠信的;
當 天主派遣了他的聖子來拯救我們,幷以他的聖神做爲保證時,他彰顯了
他的信實。所有的宣道者都像 天主一樣,只要他們的【是】就是【是】。
在當時,一些保祿宗徒的敵人誣衊保祿和他的朋友,以反復無常的態度對待
格林多的教友們。既然,保祿所宣講的耶穌基督是恩寵的施與者,身爲宗徒
的他,在聖神的護佑下,他所說的話也是一致和忠信的。
今天的福音章節描述耶穌治癒一位癱子以及耶穌和經師之間的辯論。
福音章節的開始提到,主耶穌在加里肋亞的傳教活動受到人們的歡迎;他回
到葛法翁,住在西滿與安德肋的家裏。當時,聚集在屋裏聆聽耶穌講道的人
們把整個屋子擠得水泄不通。
有一名癱子被他四位朋友抬著去見耶穌;但是,屋子擠滿了人,他們似乎不
太可能進去。但是,癱子的四位朋友不願就此罷休,於是,他們把他抬到屋
頂,然後,把屋頂拆開,接著,把癱子縋下到耶穌面前。這可以說是一個充
滿决心和勇氣的行爲。
主耶穌從他們的行爲中看出他們的信德,他當即宣布這癱子的罪過已得赦免。
按照當時的文化,人們把嚴重的疾病,比如癱瘓,看做是與罪有關。
主耶穌的話立即引起經師們的爭論,因爲,當時的經師就是法律專家。當時
的信條指出,只有 天主才能赦罪;既然,經師們不相信主耶穌就是 天主
,所以,就指責他說了褻瀆的話。
犯這種褻瀆罪的人,將面對的是被石頭砸死的刑罰。
主耶穌很清楚這些經師們所設下的陷阱,因此,他很有自信地向他們挑戰。
從理論上來說,任何人都可以宣布某人的罪已得赦免,但是,幷無法證實真
僞。如果,主耶穌以他同樣的權威來告訴那位癱子站起來,拿起他的擔架走
出去,那麽,他的權柄就能得到證實。
主耶穌命令這名癱子站起來,拿起他的擔架回家去;那癱子完全照做了。
主耶穌藉此很有技巧地向在場的人,包括經師們,展示了他的權威;讓他們
意識到,主耶穌、 天主之子的話語能治癒,同時也能赦罪。
這一切的發生,都是因爲癱子的那四位朋友的信德,導致主耶穌向衆人顯示
了他的權威。
在今天讀經的啓示下,我們可以做出以下三點反思:
(一)我們的 天主是慈悲憐憫人的 天主
在這個治癒癱子的事件中, 天主的大能藉著主耶穌彰顯出來;這項
天主的大能,不在審判中彰顯,而是在赦罪和治癒中彰顯出來。
福音的作者通過這個事件來告訴我們,主耶穌的救恩使命主要是爲來接納我
們罪人,使我們獲得罪赦和救援。他是一位仁慈悲憫的救世主,而不是嚴厲
的法官;我們慶幸有這麽仁慈悲憫的救世主來接納我們。
這位救主在他的生命中彰顯了 天主的大能,他的大能和權柄不是藉著轟轟
烈烈的奇迹或世俗的大能來彰顯,而是藉著他對人們的寬恕。
(二)寬恕,是治癒不可或缺的前提
癱子被主耶穌治癒的故事提醒我們:在治癒的過程中,寬恕扮演著十分重要
的角色。根據二十世紀心理學的分析,我們的無理性的罪惡感和自責造成許
多肉體上的疾病;主耶穌的寬恕把我們從這一類的罪惡感和自責中釋放出來
,從而治癒我們肉體上的疾病。
我們的身、心、靈是一個整體,任何一方面出了問題,都會形成各種疾病。
我們需要 天主和彼此之間的寬恕,才能活出健康的生命。
(三) 在度信仰生活時,我們必須彼此扶持
癱子在四位好朋友的協助下才能與主耶穌見面,幷從他那裏獲得寬恕和治癒。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意識到,我們不能單獨靠自己的努力來度信仰生活;基督
徒要成聖,除了必須依靠 天主的恩寵以外,還得靠團體的扶持。
成聖的召叫,絕對不是指個人的修行;主耶穌在開始傳福音時就建立了宗
徒團體,後來,更建立了教會,爲的是讓基督徒能在團體中彼此扶持而成聖。
我們在度信仰生活時,必須依靠教會團體來幫助我們活出成聖的召叫;在教
會團體生活中,我們需要主內兄弟姐妹的扶持,同時,我們也有責任去扶持
主內的兄弟姐妹。與此同時,我們也需要邀請外人進入這個彼此扶持、成聖
共融的團體中。 ~ 林桓神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