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主日是常年期第二十五主日,彌撒中的福音和讀經一分別取自聖馬爾谷福音
第九章第三十到三十七節;智慧篇第二章第十二到二十節;福音記載耶穌再次
預言自己的受難;讀經一解釋猶太僑民在僑居地不受歡迎的理由。
據福音的記載,耶穌三次預言了自己的受難;第一次預言,在教會禮儀年甲、
乙、丙三年的主日彌撒福音中都可讀到;第二次的,只有在乙年才讀得到;
第三次預言,在三年的彌撒福音中都沒有提及。
本主日彌撒福音介紹耶穌第二次預言自己的受難,這次預言,除了聖馬爾谷福
音以外,聖瑪竇和聖路加福音也都記載了,而且也都強調說:『人子要被交付
在人手中,他們要殺害他,死後,第三天,他要復活』。
在這句話中,最引起聖經學家注意的是【交付】這個動詞;撇開原文希臘語文
法上的糾紛不談,真正值得我們討論的問題是【交付】這個動詞的主詞;是誰
交付了耶穌?是猶達斯呢,還是經師或法利塞人?
四部福音的確都記載了猶達斯出賣耶穌的行為,也詳細敘述了經師和法利塞人
在耶穌受難史中所扮演的角色;但是,他們都不是上面所說的【交付】的真正
主詞。從全部聖經的教訓看來,把人子交付在人手中,讓人殺害的,是
天主聖父。聖若望福音毫不含糊地肯定說:『 天主竟這樣愛了世界,甚至賜
下了自己的獨生子』。聖保祿宗徒也說:『 天主沒有憐惜自己的兒子,反而
,為我們眾人把他交付了』。
此外,又有一點,也值得我們的注意;上主日的彌撒福音介紹了耶穌第一次向
他的門徒們預言自己的受難,那次,他給他們的教訓是:『如果,有人願意跟
隨我,就該舍棄自己,揹起他的十字架,來跟隨我』。在本主日的彌撒福音中
,耶穌再次向他的門徒們預言他的受難,這次的教訓則是:『誰若想居首位,
就必須居於眾人之末,為大眾的僕人』。
不論是『捨棄自己,揹起自己的十字架』,或是『居於眾人之末,為大眾的僕
人』;實際上,都是『跟隨耶穌』和『效法耶穌的榜樣』,都是做耶穌忠實信
徒的必要條件。
本主日的彌撒福音這樣記載說:
他們從那裡起身,經過加里肋亞;耶穌卻不願叫人知道。因為,那時,他教訓
他的門徒,給他們說︰「人子將要被交在人手中,為人所殺;被殺以後,過了
三天,他必要復活。」
門徒卻不明白這些話,又害怕詢問他。
他們來到葛法翁,進到家裡,耶穌問他們說︰「你們在路上爭論些什麼呢?」
他們都默不作聲;因為,他們在路上彼此爭論誰最大。
耶穌坐下,叫過那十二門徒來,對他們說︰「誰若想做第一個,他就得做眾人
中最末的一個,並要做眾人的僕役。」遂領過一個小孩子來,放在門徒中間,
抱起他來,給他們說︰「誰若因我的名字收留一個這樣的小孩子,就是收留我
;誰若收留我,並不是收留我,而是收留那派遣我來的。」
本主日彌撒中的讀經一,解釋猶太僑民在僑居地不受歡迎的原因;據智慧篇作
者的解釋,那是因為他的同胞們堅持他們的信仰,不與本地的外邦人同流合污
的緣故。但是,本主日彌撒所以選讀這篇讀經,很可能是因為它暗示了耶穌受
難;聖瑪竇福音就是援引了其中一段話,來描述耶穌在十字架上臨終時所受到
的群眾的訕笑。
讀經一上這樣說:
惡人說︰「我們要陷害義人,因為,他太令我們討厭,反對我們的行為,指責
我們違犯法律,控訴我們品行不檢。我們要看看他的話是否真實,看看他有什
麼結局。
如果,義人是 天主的兒子, 天主一定會幫助他,拯救他脫離敵人的手。
讓我們用恥辱和酷刑考驗他,查看他是否溫良,考驗他是否忍耐。
讓我們判他受可恥的死刑,看看是否有人來救他,像他所說的一樣。」
今日,我們做基督信徒的好比生活在異地的猶太僑民;我們也多少受到別人的
迫害為難。本主日的彌撒福音留給我們一個教訓,那交付人子在人手中,讓人
殺害的,不是別人,而是 天主; 天主這樣對待了他的聖子,也同樣對待他
聖子所愛的人。所以,他為我們安排了吃苦的機會,並賞賜我們聖寵使我們能
夠忍受;他這樣做,是為我們真正的好處。
因為,這樣,我們便分擔他聖子耶穌的光榮的十字架。
聖馬爾谷福音記述耶穌山園祈禱,記錄了耶穌所說的這句話:『阿爸﹗父啊 ﹗
一切為你都可能;請給我免去這杯罷﹗但是,不要照我所願意的,而要照你所
願意的』。
照 天父所願意的,就是認出並接受 天主的旨意;我們也要在我們的苦杯中
認出 天主的聖旨,樂意地接受;這就是我們這一代的中國
天主教徒對 天主所能做出的最高敬禮。
主內的兄弟姐妹們,耶穌在世時也曾對他的門徒們說過:『沒有僕人大過主人
的;如果,人們迫害了我,也要迫害你們』。
所以,基督信徒遭到迫害原是預料中的事,這樣的事情,並不只發生在我們的
時代和我們的國家裡;如果,萬一不幸發生在我們身上的話,那麼,我們切勿
怨天尤人,卻要記得本主日彌撒給我們的教訓。
誰把耶穌交付給人們,讓人們把他釘在十字架上死去的呢?
不是猶達斯、不是經師或法利塞人,乃是 天主聖父。
我想,教會在我們國家的歷史上不是沒有留下污點,說不定,
天主允許我們受些苦難,正是為滌除那些污點,來為我們國內的教會重闢一條
光明燦爛的前途。無論如何,我相信 天主願意藉此機會,賞賜我們肖似他的
聖子耶穌;或者說,分擔他苦難聖死,有份於他的救世功德。
基督,我們讚美你,亞孟。 ( 作者:阿德里安.諾桑 本篤會神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