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基於服務 (谷九 30~37)
作者 蔣劍秋神父
他們從那裏起身,經過加里肋亞;耶穌卻不願叫人知道
。因為,那時,祂教訓祂的門徒,給他們說:「人子將
要被交在人手中,為人所殺;被殺以後,過了三天,祂
必要復活」。
門徒卻不明白這些話;又害怕詢問祂。
他們來到葛法翁,進到家裏;耶穌問他們說:「你們在
路上爭論了什麼﹖」
他們都默不做聲;因為,他們在路上彼此爭論誰最大。
耶穌坐下,叫過那十二人來,給他們說:「誰若想做第
一個,他就得做眾人中最末的一個,並要做眾人的僕役
」。
耶穌遂領過一位小孩子來,放在門徒中間,抱起他來,
給他們說:「誰若因我的名字收留一位這樣的小孩子,
就是收留我;誰若收留我,並不是收留我,是收留那派
遣我來的」。
耶穌的門徒只有十二人;十二人的小團體竟然會爭論誰最
大,我們會覺得好笑。
但是,在現實生活裏,我們所碰到的又何嘗不是一樣 : 爭
權奪利、力圖高位,好能控制人、奴役人、玩人於股掌之
上。
可是,對權力,耶穌有迥然不同的看法 : 『誰若想做第一
個,他就得做眾人中最末的一個,並要做眾人的僕役』;
換言之,權力乃是服務。
在世人中稱得上最大的,莫過於耶穌;祂是人類的首生者
、是天地的主宰。但是,祂卻明白地告訴我們 : 『人子來
,不是為受服事,是為服事人,並交出自己的生命,為大
眾做贖價』 ( 瑪二十28 ) 。
祂也真的這樣做了;『我在你們中間卻像是服事人的』 (
路二十二27 ) ;祂本是門徒們的老師,卻成了他們的僕人
,祂曾親自給門徒們洗腳,以身作則,教誨不倦。
保祿宗徒繼承基督的精神,自己東奔西跑,在服務眾人之
餘,也提醒他的信眾,尤其是信眾團體的負責人,『要以
愛德彼此服事』 ( 迦五13 ) ; 而且,『要甘心服事,好像
服事主,不是服事人』 ( 弗六 7 )。
在 天主的大家庭裏,人人應以愛德與尊敬對待人。
梵二大公會議期間,教父們重新提出【權力基於服務】的
論點及重要性;以教區主教為例,特別要求他們用自己的
權力,去策勵、去勸勉、去關懷、去照顧他們的屬下。
自古以來,教宗都自稱【僕人中的僕人】,便可以看出教
會的原始精神。
越有權力的人,越應該有服務的精神;家庭的父母和兄姊
、學校的老師和班長、公司的老闆與助理、教堂的神父及
修女、教區的主教和代表、國家的元首等等,如何善用手
中的權力去服務祂的屬下,正是今天福音的主題。
權力基於服務;個中真理,唯有謙虛的人才可以理會。
( 摘自 把福音活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