捨棄使自己不自由的東西
智七 7-11;希四 12-13;谷十 17-30
默想:
馬爾谷福音常常強調做耶穌門徒的代價是: 一、捨棄自己、二、揹十字架、
三、跟隨耶穌。 今天的福音則是具體的例子,藉著對富少年和門徒所說的話
,重複申明做耶穌門徒的代價。
現在,讓我們細心閱讀這段聖經:
「有一個人跑來,跪下」,可以推想,來的是年輕人,因為,他「跑來」;
從後來的記述說,他不願放棄財富,可以知道,他是有錢的。
「跑來」,也能表示他內心有一份熱切的追求,像福音中記載匝凱高興地向
耶穌跑來;門徒聽到耶穌復活的報告,跑到墳墓去;或表示年輕人一時衝動
,想做一新的嘗試。
耶穌糾正他,一時衝動的熱誠是不夠的,必須時時不斷努力;因此,問他能
否經常守誡命。
他說:「我從小就遵守了」。
原來,這裏提出的誡命,除了孝敬父母之外,其他都是消極的不做甚麼;當
然,這也是難能可貴的。
然而,不做壞事,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做了甚麼好事。
耶穌後來把十誡綜合成愛主、愛人,就顯得積極了。
經上記載,耶穌定睛看那位少年,喜愛他;我們可以知道,耶穌重視他。
事實上,耶穌重視每個人,每個人為祂都是獨特的。
祂看出富少年與 天主之間的障礙就是他的財富,因此,要求他捨棄、變賣
所有、捐給窮人。這是徹底的捨棄,使自己獲得自由,然後,揹起十字架,
跟隨祂;足見耶穌對症下藥,一針見血。
果然,少年人衝動的熱誠一下子冷卻,不自由的地方,為他仍然不自由;他
無法捨棄,只好悶悶不樂、憂愁地離開。
讀到這裏,我們千萬不要妄下結論,貿貿然認定:一、這位少年一定下地獄
;二、耶穌詛咒財富;三、這是對所有人的一個普遍的要求。因為:
(1)我們不知道那少年人的結局;他錯過了一次機會,不能回應耶穌,並
非犯了彌天大罪。如果,連門徒在耶穌有難時捨棄耶穌,都能有機會回頭、
皈依,這位少年也能夠有。
(2)門徒誤解耶穌詛咒財富,因為,耶穌說:「富人進天國,比駱駝穿過
針孔還要難」。
猶太人的傳統和心態,都認為財富是 天主的眷顧;聖詠說:「我從未見過
善人要行乞」。
其實,耶穌的話,是一種警告;本來,創造是好的,包括財富在內,財富可
以幫助人發展。但是,耶穌也要人知道,財富的危險性也極高,它使人貪婪
、不擇手段去爭取;它使人驕傲、覺得根本不需要
天主;財富使人不自由,成為人走向 天主的障礙。
(3)耶穌並沒有要求每位基督徒捨棄財物;雖然,祂今日仍可能召叫某些
人這樣做。
耶穌洞悉富少年的內心,知道是財富使他不自由;因此,要求他捨棄、拆除
了這個障礙,才講揹十字架、跟隨耶穌。
因此,不要論斷這是耶穌對人的一個普遍要求。
在這裡,耶穌只要求人捨棄使自己不自由的東西;人不能捨棄自己擁有的一
切,不一定成為另一位失望的富少年。
捨棄財富,在今天仍然有時代意義;今日,流行「向錢看」,只要得到更多
錢,人可能不擇手段、踐踏別人;為了錢,人會和家人、朋友衝突;為了錢
,人會拚了自己的命,甚至,傷害身體也在所不惜;為了錢,人會不顧良心
;為了錢,主日彌撒、祈禱生活、信仰生活全部要貶到次要地位。
我們不妨反躬自問:財富是否支配著我,使我失去自由?
在衣、食、住、行方面,是否到了某些衣服穿不上身;某些食物進不了口;
某類居所失禮朋友;坐某類車輛有失身分的地步?
如果是這樣,我便不自由地受財富支配了。
耶穌是自由地支配一切:祂樂意去飲宴,也能守四十日嚴齋;祂通常走路,
卻也不介意騎驢;祂會住在有錢人匝凱的家,亦能連枕頭的地方也沒有。
擁有或不擁有東西,祂一點也不在乎,只在乎能否達成愛的使命。
方濟各沙勿略是一位神貧的人,可是,為了以大使的身分向中國皇帝傳福音
,他不惜擁有一件華麗的衣服,就是向耶穌學習的好例子。
讓我們學習捨棄一切使自己不自由的東西,當然,捨棄必定是困難的;然而
,「在 天主方面,一切都是可能的」。
天主召叫我們走的道路,必定給我們足夠的恩寵去完成。
( 作者 吳智勳神父 )
反省與實踐:
福音記載了一些年輕人「跑來」找耶穌的例子;我們是否也有這份熱切地追
求?除了一時衝動的熱誠,我們還必須做什麼?
我們每個人在耶穌的眼中都是獨特的,祂看出富少年與
天主之間的障礙是什麼,因而對症下藥。那麼,對於我們個人,什麼東西是
使自己無法徹底地捨棄來跟隨 天主呢?
信友禱文:
請為貧富不均的社會祈禱
根據統計,世界上的財富只掌握在少數人手中,過半數的人依舊處於饑餓的
狀態;貧者越貧,富者越富的情況將愈來愈明顯。祈願富有的人釋出更多財
富,幫助許多赤貧的國家,或是戰亂災禍中、或是待重建的地區,使更多人
有機會得以溫飽、接受教育以及重建家園。
請為人的心靈得潔淨祈禱
許多人由於生活水準提高,過著優渥的日子,忽略了生命的意義;或是為了
過舒適的生活,寧願放棄人性尊嚴,形為物役。
祈求人們開放心靈,接受耶穌的真理,勿為世俗的榮華富貴所引誘,喪失靈
魂;早日潔淨心靈,獲得內心真正的自由才是正道。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