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人的漁夫
依六 1-8;格前十五 1-11;路五 1-11
今天的彌撒禮儀給我們暗示了伯多祿的使命;該使命是由第一篇讀經,在談到
依撒意亞的使命時給我們做準備的。第二篇讀經給我們說明,宗徒變成了宣揚
耶穌復活的證人;所以,是【漁人的漁夫】。
福音給我們展示的是,耶穌正在湖邊講道,因不願受到群眾的擁擠,就決定搭
上西滿伯多祿的船。講道完畢後,就對西滿說:『划往深處去!』
這裏說的『划往深處去!』這句話,拉丁文是『Duc in altum !』 也被先教宗若
望保祿二世引用到宗座書信中『走向新的千年』;這封書信是在新的千年開始
時公佈的。
耶穌邀請我們走向事物的深處去,使我們要有進取心、要有膽量;而且,教宗
也願意我們聽從耶穌的這個邀請,我們要鄭重其事地隨從並付給我們生命一股
熱情,一股強烈的動力;這當然要建立在 天主的聖寵上。
『划到深處去,撒你們的網,捕魚吧!』耶穌這樣對西滿說。
起初,西滿不以為然地回答說:『老師,我們已整夜勞苦,卻毫無所獲』。
我們可以想像到這些捕魚人們的心情,他們整夜在革乃撒勒湖上來回撒網捕魚
,卻白費心血,一無所獲;這定然是垂頭喪氣和失望的心情。
隨後,西滿得到啟發說:『但是,我要遵照你的話、撒網』。
他是從 天主那裏得到的靈感、是信德的靈感;不單純是理性的的信靠,而是
【積極性的】,它激勵採取行動。
我們也照樣被召叫,來給出這種信德的回應。
當一切事顯得好像沒有希望時、當生命出現矛盾時,我們應該祈求
上主給我們說句有信心的話,賦予我們勇氣和衝力。如若,我們接受這句話,
我們總能找出辦法、總能得到正面的的回應、總比自暴自棄要好得多。
耶穌給伯多祿的這項命令顯得格外有成果:『他們照樣撒了網,網了許多魚,
網險些破裂了;他們遂招呼別艘船上的同伴來協助他們。他們來到,裝滿了兩
艘船,以致船也幾乎下沉』。
這是一種奇跡般的捕魚,也證明了耶穌說話的威力;他不只是人,跟其他人一
樣;而且是 天主子,分享有 天主的創造能力。
當一個人不顧一切地為 天主服務時,他會為他做出奇妙的事來。
捕魚奇跡,在伯多祿的內心激起了深刻的印象;在其中,他看到了
天主威力的實現。這種印象跟依撒意亞先知的相似;那時,他在聖殿內看到了
天主(參閱讀經一)。
西滿感覺到一種宗教性的【害怕】;聖經作者此處用的這個詞句,果真指的正
是這種宗教性的恐懼感,也就是正當面臨
天主顯現威力和德能時所產生的那種恐懼感。
在讀經一裏,依撒意亞先知有了一個震驚的異象;經上這樣記載說:「我看見
吾主坐在崇高的御座上,他的衣邊拖曳滿殿。
「色辣芬」侍立在他左右,各有六個翅膀:兩個蓋住臉、兩個蓋住腳、兩個用
來飛翔。他們互相高呼說:『聖!聖!聖!萬軍的
上主!他的光榮充滿大地!』」
「色辣芬」宣揚 天主的德能;而且,我們在每一台彌撒中都重複他們的話語
。但是,我們怎樣宣稱他呢?難道,是以輕浮的姿態,從未想過
天主的德能?然而,這德能是一件美妙的事,到處勝過我們。
對我們來說,能感覺到 天主的偉大與德能,確實是 天主的聖寵。
因為,聖寵能使我們真正深刻地接觸到他;而且,這種接觸,是表面的祈禱所
不能給予我們的。
那麼,讓我們請求 天主賞賜這種聖寵,使我們像依撒意亞和伯多祿那樣,深
深地感受到他的偉大與德能。
在看到 天主的異象前,依撒意亞先知驚歎說:『我有禍了!我完了!因為,
我是個唇舌不潔的人,住在唇舌不潔的人民中間』。
當先知把他的存在和全體人民的存在,與面臨 天主的潔淨無玷互相比較時,
便意識到了自己的不潔。
於是, 天主加入進來,為潔淨先知。
一位「色辣芬」從聖殿的祭臺上拿起了一塊火炭,接觸到先知的口說道:
『你看,這炭接觸了你的口唇,你的邪惡已經消除,你的罪孽已獲赦免!』
到了這個時刻,依撒意亞感覺到已經準備妥善去完成使命,就如他自己給我們
述說的:「那時,我聽見吾主的聲音說:『我將派遣誰呢﹖誰肯為我們去呢﹖
』我回答說:『我在這裏,請派遣我!』」
當 天主潔淨了依撒意亞後,他便覺得準備妥善,去完成使命。
同樣的,在福音故事的末了,西滿伯多祿從耶穌手中接受使命;主耶穌首先對
他說:『不要害怕!』
就這樣,終止了他那驚人的懼怕。
然後,給他許諾:『從今以後,你要做捕人的漁夫!』
西滿的使命,將是與漁夫的使命相同;但是,也徹底的相異。
因為,捕人,跟捕魚的確不一樣。
事實上,做捕人的漁夫,是一種屬神的超越行動;可是,西滿宗徒是人,他只
是 天主手中的一個工具;一件工具應該處於卑微地位,同時又應該是寬宏大
量的,以便同基督一起做基督的工作。
最後,伯多祿和他的同伴們放棄一切,為跟隨耶穌,準備肩負捕人的使命。
做捕人的漁夫,是個艱困的使命;它要求巨大的辛勞,絕不亞於做漁夫的勞累
,使人疲倦。
在第二篇讀經中,保祿聲明說,在他的使徒工作上,他比其他的宗徒更辛苦;
然後,他補充說:『其實,不是我,是 天主的恩寵偕同我』。
這不是人的作為,是基督的;是 天主的恩惠,能使人不可能做的事變成可能
的。
保祿的使命便是宣揚福音中死而復活了的耶穌;從一開始,他便傳揚這個喜訊
:『基督,照經上記載的,為我們的罪死了,被埋葬了;且照經上記載的,第
三天復活了』。
然後,保祿列舉復活了的基督的顯現:不只是顯現給刻法(這是阿拉美語的伯
多祿的名字,意思是【磐石】)和十二宗徒,並且,也一次顯現給五位弟兄們
;然後,給雅各、給眾門徒們;最後,給保祿。
格林多前書比福音經書更古老,但是,比不上宗徒們的做證;所以,書信中的
這個片段強而有力地證實了基督的復活,我們的信德也得到了穩固的依靠。
讓我們懇求 上主,使我們能遵照每個人的聖召,肯於投入基督的事業。
教會中有許多種不同的聖召,但是,每人有他自己的;也就是說,被召叫來做
耶穌基督的工作。這是 天主的工作,就是宣揚信、望、愛三德,傳送喜訊與
和平,吸引人們進入 天主教會。
我們應該渴望與基督做大事,將他的話語付諸實行:『划到深處去!』
我們應該誠心誠意地回應,肯於接受基督的召喚,並且,也深深地去體驗
天主的崇高偉大與德能。
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實現我們的生活,且能給予我們深厚的喜樂。
( 作者:阿爾貝.范諾怡 耶穌會樞機主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