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視耶穌本人
約七 1 ~ 4,6 ~ 7;格前九 16 ~ 19,22 ~ 23;谷一 29 ~ 39
默想
這個星期的福音讀經與上星期的讀經,在時空上自成一個
單元,敘述耶穌在安息日於會堂驅魔之後,便來到西滿和
安德肋的家,以「拉手」這個簡單的動作,治癒了西滿的
岳母;她甚至可以起來、伺候這群訪客。
當天,日落之後,安息日一過,全鎮的人都迫不急待聚集
到耶穌跟前,請求祂醫治,反映人們認識到耶穌的權威;
祂也一一滿足他們的需要。
第二天清早,耶穌就起來、往荒野祈禱;然後,連同門徒
去鄰近村莊宣講,繼續刮起一股耶穌旋風。
馬爾谷用幾個小段便敘述了耶穌這兩天繁忙緊湊的生活。
除了西滿的岳母之外,馬爾谷沒有花工夫去描述被耶穌所
治癒的其他人,更沒有提耶穌宣講的內容。
或許,有人會認為,馬爾谷的記述失諸粗略;然而,這正
是馬爾谷的特色。
瑪竇用了三章記述「山中聖訓」,若望亦用了相當長的篇
幅記述耶穌有關「生命食糧」、「活水」的言論;但是,
在馬爾谷福音中,作者似乎故意省略了耶穌的宣講,卻要
我們將注意力完全集中於耶穌本人身上。
馬爾谷的手法固然與瑪竇、若望不同,亦與其他宗教領袖
或哲人的記載不一樣。
人們會注重佛祖、孔子的言論,欣賞其言論中的智慧,跟
著他們的訓誨去生活;至於他們本人,人們可選擇重視或
不重視。
馬爾谷把這個次序倒過來;耶穌本人才是最重要的,他要
我們認識祂、注視祂、肯定祂的身分;然後,祂所講所做
的才顯出力量。
在今日的讀經中,馬爾谷要我們注意下面幾點︰
(1)耶穌是 天主子
馬爾谷福音第一句就是︰ 天主子耶穌基督福音的開始。
馬爾谷透過耶穌驅魔的事蹟指出,連魔鬼也認識耶穌
天主子的身分;但是,魔鬼在祂面前無能為力,只能逃走
。馬爾谷多次提到耶穌驅魔,並非強調那時特別多附魔的
人,卻是想凸出耶穌是 天主子的身分。
(2)耶穌是救主
馬爾谷亦強調耶穌治病的能力,祂不斷醫治病人,表示祂
是位救人離開困境的 天主。
祂不光是關心別人的靈魂,更關心整個人;這也提醒我們
做基督徒的,應關心別人整個人,不應該因為別人暫時對
信仰沒興趣便完全不理他們。
(3)耶穌如何處理繁忙的生活
馬爾谷筆下的耶穌,是由早上做到晚上的。
本來,猶太人晚上休息;因為,天黑,難以看見。
現在,群眾連晚上也不放過祂,祂並沒有拒絕他們,並無
堅持自己的權利、維護個人的空間;反而盡量滿足別人的
需要。
不過,祂曉得如何加油充電;就是,大清早,到荒野祈禱
,接觸 天父。
香港人普遍生活繁忙,表面上好像很充實,多姿多采;但
是,骨子裡仍是漫無目的,周而復始地刻板運作。
讓我們學習耶穌處理繁忙的藝術,既能應付群眾的渴求,
亦能停頓,與 天父獨處,從祈禱中汲取新的力量去衝剌
。總之,馬爾谷要我們注意耶穌本人,認識祂是甚麼,才
漸進到祂做甚麼。 作者 吳智勳神父
反省與實踐
1. 天主的聖言,就是基督本身;我們除了接受
天主的聖言之外,是不是也能像馬爾谷一樣,將注意力
集中在耶穌本人身上?
同樣地,當我們在生活中看見一些醫治或神蹟,我們是
把焦點放在特異功能上?還是將榮耀歸給那擁有
天主子身分的耶穌?
2. 天主關心我們整個人,祂總是幫助我們離開困境;我們
是否也能去幫助那些暫時對信仰灰心或沒興趣的人?
3. 馬爾谷要我們先去認識耶穌是甚麼人,然後,才漸進地
去了解祂做了甚麼。
天主是不是也要我們天天到祂的面前接觸 天主,卻不
是急急忙忙地想要先為 天主做這個、做那個?
信友禱詞
1. 請為基督徒祈禱
慈愛的 天主,願所有的基督徒都喜愛時常到禰面前來
接觸禰,使他們能更深入地認識耶穌,和禰建立深厚、
親密的情誼。
2. 請為生活上遇到挫折或處於困境的人們祈禱
祈求 天主指引他們能夠以冷靜的態度面對考驗,並賜
給他們勇氣與智慧來解決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