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在艰难时刻,也不能利用 天主和他人来保護自己
;二月三日,在聖瑪爾大之家的清晨彌撒講道中,教宗
方濟各如此强调。
此外,教宗还評論達味王面对兒子背叛时的態度,勉勵
眾人始终要選擇信任 天主的道路。
教宗当天的彌撒講道圍繞在選自《撒慕爾纪下》的讀經
一,内容描述達味王被兒子阿贝沙隆背叛以致得逃亡,
達味痛心疾首;因为,連人民都伙同他的兒子来反抗君
王。
他觉得,这位兒子像是死了一样。
但是,面对兒子的背叛,達味做何反應?
教宗指出,達味抱持三种態度:
首先,達味是位治理国家的人,他接受现實,知道这将
是场硬仗,死伤必定慘重;因此,他選擇不讓他的人民
枉死。
教宗观察到,達味能在耶路撒冷与他兒子的軍隊做戰;
但是,他選擇不讓耶路撒冷被毁滅。
教宗说:这是第一种態度,達味不利用
天主或他的人民来保護自己;这表现出一位君王对他的
天主和他的人民的爱。
雖然,他是戴罪的君王;可是,他也是满心仁爱的君王
,達味热爱他的 天主和他的人民;所以,他不利用
天主和他的人民来捍衛自己。
当生活不顺遂时,人或许会陷入绝望;可能會竭盡所能
、甚至利用 天主和他人来保護自己。但是,達味没有
这麼做;他的第一种態度是不利用 天主和他的人民;
因此,達味選擇逃亡。
他的第二种態度是「懺悔」。
達味哭着走上山,「蒙着頭、赤着脚;跟随他的人民也
都蒙着頭,哭着上山」;这確實是一條懺悔之路。
教宗说:或许,他心裏想到许多他做过的醜事和罪过,
他認為自己不是「無罪的」。
他也想到,兒子不该背叛自己;然而,他承認自己不是
聖人,「他選擇懺悔」。
達味上山,讓我们想到耶稣上山;耶稣也是痛徹心扉,
赤着脚,揹着十字架、走上山;这是懺悔的態度。
達味接受悲伤的處境、并痛哭流涕。
教宗表示,当这類事情發生在我们生活中时,我们通常
会本能地極力为自己辯護;但是,達味没有为自己辯護
,他是位實際的人;他反而盡力保護 天主的約櫃和他
的人民,沿路懺悔補贖。
達味是位大罪人,同时,也是位大聖人;这两者如何并
存…… 天主知道!
除此之外,这條路上还出现了另一個角色,就是投石襲
擊達味和他臣僕的史米,史米辱骂達味,是他的「敵人」
;因此,達味王的一位朋友表示,他願意殺了这條討厭
的死狗。
可是,達味制止他的朋友,「与其選擇報復这些辱骂,
達味寧可選擇信任 天主」。
於是,達味要求随行的人、任由史米咒骂;因为,是
上主吩咐他咒骂達味。
達味深知, 上主应允这些事發生。
他心想:「也许, 上主会憐視我的困苦,会将他今日
的咒骂、变为我的幸福」。
所以,达味的第三种態度是信任 上主。
教宗强调,達味的行为也能帮助我们;因为,我们所有
人都在生活中经历黑暗及試煉的时刻。
教宗總結達味的三种態度:
第一、不把 天主和我们的歸屬當做谈判的籌碼。
第二、接受懲罰,痛哭我们的过失。
第三、不要凭着自己的双手尋求報復;要信赖 天主。
教宗最後勉勵眾人向達味祈求,願他能在我们生活不顺
遂时,教導我们秉持这些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