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五月二十二日、耶穌復活期第六主日中午,教宗

方濟各帶領聚集在聖伯多祿廣場上約二萬五千位

信友誦唸《天皇后喜樂經》;在祈禱活動中,他

囑託聚集在聖伯多祿廣場的信友們做耶穌和平的

見證人,這見證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化解紛爭與編

織和諧,這樣的行為勝過千言萬語和喋喋不休的

説教。

在唸經前,教宗省思了當天福音的內容,將在場

的信友帶回到耶穌在最後的晚餐中與門徒們告別

的場景。

在那個時刻,耶穌囑託門徒們說:『我把平安留

給你們、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若十四27)。

教宗強調,我們蒙召去做見証,平息日常生活中

的緊張和衝突,為我們自己、我們的鄰人和國際

政治領導人不斷呼求        天主聖神賜予和平。

教宗首先指出,在囑託平安的過程中,耶穌充滿

了慈愛和寧靜;儘管那個時刻並非平靜。

教宗提到,猶大斯要出賣祂、伯多祿將會否認祂

,幾乎,每個人都要拋棄祂;然而,所有這些都

沒有讓祂說出刺耳的言語。

教宗說:祂沒有表現出焦慮不安,反而是一直保

持著溫和。

耶穌的最後幾個時辰,就是祂一生的濃縮,他受

著恐懼和痛苦的折磨,祂沒有怨恨和拒絕的空間

;祂在平安中,一種充滿信任來自祂溫良內心的

平安。

耶穌賜給我們的平安從這裡湧現;因為,如果,

你內心沒有平安,你就不能把平安留給他人;如

果,你沒有平安,你就不能給予平安。

教宗強調,耶穌邀請我們去效仿祂,『我們都是

祂和平的繼承人』。

教宗說:這需要溫厚、開放、善於聆聽及有能夠

化解糾紛和編織和諧的能力,這是為耶穌做見證

,這些行動勝過千言萬語和許多喋喋不休的説教。

讓我們捫心自問,在生活的周遭,我們做耶穌的

門徒是否有這樣的行為:

我們是否緩和了緊張、化解了衝突?

在與人發生不和時,我們是否隨即就反應激烈的

情緒暴發?

或是知道以非暴力、和平的行動和話語來回應?

我們的反應如何?

每個人都該問問自己。

教宗解釋道,這種溫良並不容易,化解各個層面

的衝突需要付出巨大努力。

但是,請牢記,我們並不孤獨,我們必須呼求

天主的救助。

和平是我們的使命,首先它 是        天主賜予我們的

恩典。

這平安就是        天主聖神、是同一位耶穌的        神,

是        天主在我們中間的臨在,是        天主和平的力

量。

是祂,即        天主聖神解除了人心的武裝,讓心靈

充滿寧靜。

是祂,        天主聖神融化僵硬、撲滅攻擊他人的誘

惑。

是祂,        天主聖神提醒我們,在我們身邊的是弟

兄和姐妹,而非障礙和敵手。

是祂,        天主聖神賜給我們寬恕和重新開始、再

次啓程的力量。

與聖神相攜,我們成為和平的男女。

最後,教宗籲請聚集在聖伯多祿廣場的衆多信友

說:讓我們為生活在我們周遭的人、為我們每天

相遇的人和國家的領導人祈禱,願聖母瑪利亞幫

助我們接納        天主聖神,從而使我們成為和平的

締造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uodeg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