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二十日,在周三公開接見活動中,
教宗方濟各繼續講解祈禱的主題;這次
,他談論的是創世與祈禱之間的關聯性。
教宗指出,《聖經》開門見山地講述了
天主創造天地萬物的事跡,這段《聖經
》章節「宛如一首偉大的頌謝讚歌」,
創世故事反覆地敘述每一樣受造之物的
美好。
教宗說,創世的美妙與奧秘激發了祈禱
的最初動力;當天,接見活動開始之際
,誦讀的《聖詠》第八篇肯定了這一點。
「祈禱的人默觀周遭事物的奧秘,看見
繁星點點的夜空,天文學如今向我們展
現出它的浩瀚無垠。
祈禱的人也思索著,在這如此壯觀的化
工背後,該有怎樣的愛的計畫!」
這種默觀引領祈禱的人不禁自問:「人
類算什麼?」
教宗說,人類固然脆弱;但是,人類是
唯一察覺到這般富饒、美妙的受造物。
祈禱與讚嘆緊密相連;教宗闡明,相較
於宇宙的幅度,人類的偉大微不足道;
在祈禱中,慈悲之心得到大力肯定。
《聖詠》第八篇寫道,人稍微遜於天神
,以尊貴光榮做他的冠冕;教宗指出,
我們的偉大之處,在於人類與
天主的關係:人類的加冕。
就本質而言,我們幾乎一無所是;但是
,按聖召來說,我們是偉大君王的兒女!
在默觀天地萬物時,我們大多體驗過這
一點。
接著,教宗省思了創世故事的歷史根源
;在撰寫《創世紀》這部書時,以色列
子民顛沛流離,在美索不達米亞為奴,
他們遠離家園,既沒有聖殿,也沒有社
會和宗教生活,一無所有。
藉由創世的故事,他們在流放生活當中
開始找到謝恩的理由,為自己的生命讚
頌 天主。
儘管日常生活充斥著辛勞與考驗,祈禱
的人總是找到力量和信心,堅信生活是
個恩寵,該當為此讚嘆不已。
教宗說:祈禱是希望的首要動力,祈禱
的男女面容散發光芒;因為,即使是在
最黑暗的日子裡,太陽依然不停地光照
他們。
最後,教宗表示,我們人人都帶著喜樂
,為生命的恩典感謝 天主;人生苦短
,不該把時間浪費在悲傷上,讓我們讚
頌 天主,單單為活著感到心滿意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