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九日,在聖瑪爾大之家主持清晨彌撒,教宗方濟各
強調,真實的教義使人團結,意識形態卻製造分裂。
教宗指出,在教會內也常會出現問題;因為,我們是凡人
、是罪人;但是,罪人的身分讓我們謙卑,讓我們接近
上主、我們的救主。
當天的第一篇讀經選自《宗徒大事錄》,宗徒們於西元四
十九年召開耶路撒冷會議,決定了皈依基督的外邦人不必
按照梅瑟法律的要求行割損禮(宗十五22~31);那時,
在初期教會團體內也難免出現問題,諸如嫉妒、權力鬥爭
以及某些狡猾的人想賺取和收買權力。
於是,宗徒和長老從他們中選出幾個人,派他們同保祿和
巴爾納伯一起去安提約基雅、看望那些『蒙聖神召叫成為
基督徒』的外邦人。
教宗指出,這篇讀經提到兩組人,一組人本著善意進行著
激烈的討論;另一組人則製造混亂。
宗徒們願意討論問題;可是,另一些人卻製造問題、搞分
裂;這些人分裂教會,揚言宗徒們所宣講的並不是耶穌的
教導、也不是真理。
在會議上,宗徒們最終取得意見一致;教宗解釋說:他們
所達成的,並不是一項政治協議,是聖神的啟發、讓他們
表明:不強加給這些基督徒任何負擔、不對他們提出任何
苛求。
宗徒們只對他們說:要戒食那個時期的祭邪神之物,否則
,就是與邪神共融;要戒食血和窒死之物以及戒避姦淫。
聖神的自由使宗徒們達成意見一致,外邦人因此不必行割
損禮,就能加入教會。
教宗表明,其實,這是教會的『首次大公會議』,聖神與
他們同在,教宗和主教們聚在一起澄清教會的訓導,成為
日後厄弗所或梵二大公會議的典範。
教會有義務澄清她的訓導,以便愈加明白耶穌在福音中的
教導,也就是福音的精神。
然而,總是有些人未經派遣便去擾亂基督徒團體,他們發
表言論、混亂人心說:『唉,不能這樣!那人說的是異端
,這話不該説;那樣做可不行,教會的教義是這樣的……
』;這些狂熱者把事情搞得混淆不清,到處播撒莠子,分
裂基督徒團體。
耶穌說:『聖神必要教訓你們一切,也要使你們想起我對
你們所說的一切』(若十四26)。
倘若,教會的教義、那源自福音、受到聖神啟發的教義成
為意識形態,這便是問題;這些人的嚴重錯誤正在於此。
教宗解釋道,這些人不是基督徒,是意識形態分子;他們
不向聖神的行動開放。相反地,宗徒們確實進行了激烈的
討論,他們不是意識形態分子,他們接納聖神的教導,在
討論之後,以聖神和我們的意見做出決定(參閲:若十五
28)。
因此,面對意識形態的教義思想,我們不要驚慌。
最後,教宗總結道,教會有自己的訓導,教宗、主教以及
大公會議的訓導;因此,我們必需走上那條耶穌所宣講和
聖神所教導的道路,這是一條總是開放、總是自由的道路
;因為,教義和大公會議使基督徒團體共融,意識形態卻
製造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