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八日,是向龐貝聖母祈禱日、也是紅十字會
國際日,在聖瑪爾大之家主持清晨彌撒的時候,
在彌撒開始之際,教宗方濟各說:「今天,人們
慶祝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日,讓我們為這些
值得嘉許的機構的工作人員祈禱,願
上主降福他們廣施善行的工作」。
當天的福音若十四1~6記載耶穌與門徒的對話;
那時,在最後晚餐中,耶穌表示,在場的其中一
人將背叛祂;所以,眾人心神憂傷。
於是,耶穌安慰祂的門徒說:「你們心裡不要煩
亂;你們要信賴 天主,也要信賴我」。
教宗指出,這裡,我們看到耶穌安慰人的方法。
我們有許多安慰人的方法,包括 : 最懇切的、最
親近的、最正式的;然而,唁電,那種正式行文
寫的「深表哀痛」,無法安慰任何人,流於形式。
那麼, 上主如何安慰人呢?
我們必須瞭解這一點;因為,人生必會遇到悲傷
的時刻,我們必須學會察覺出什麼是
上主的真正安慰。
在這段福音章節中,我們看到, 上主始終在人
們身邊以真理和希望安慰人。
教宗表示,這是 上主安慰的三大特色;首先,
上主親近人,不是遙不可及; 上主說:「我在
這裡、與你們同在」。
上主常是靜靜地臨在,「我們知道祂在、祂一直
都在」;這種親近是 天主的風格,祂也在道成
肉身的奧蹟中親近我們。
上主在一旁安慰人,不說空洞的話語,祂喜愛靜
默;這是「親近的力量、臨在的力量」,
上主沉默寡言,卻親近陪伴。
耶穌安慰方式的第二個特色是真理;耶穌是真理
,祂不會說假話,例如:「放心,一切都會過去
;以後,不會再發生這種事」。
不,耶穌說的是真話,祂不隱藏真理;因為,祂
親口說:「我是真理」;而且,真理就是:「我
將離開」。
耶穌言下之意是:「我將會死亡」。
人人終將一死,這是真理;耶穌簡單地講述這點
,並且溫和地說,不傷害人。
耶穌安慰人的第三個特色是希望;祂說:「沒錯
,這是個困境;但是,你們心裡不要煩亂,你們
要信賴 天主,也要信賴我。
在我 父的家裡有許多住處,我去,原是為了給
你們預備地方」。
耶穌先去打開住處的門,而且,祂會再來、接我
們一同前往。
換言之,「每當我們中有人要離開塵世時,耶穌
都會回來」;祂說:「我必再來、接你們」;這
就是盼望。
祂沒有說:不,你們不會受苦,什麼事都沒有;
相反的,祂說出真理:我與你同在,這就是真理。
這個困境暗藏危險和死亡;但是,你們心裡不要
煩亂,卻要保有平安。
平安,是各種安慰的基礎;因為,我必再來、接
你們到我那裡去,為的是我在那裡,你們也在那
裡。
教宗表明,接受 上主的安慰並不容易,在艱難
時刻裡,我們往往對 上主發脾氣,不讓祂來對
我們如此說話,不讓祂溫柔、親近、溫和地以真
理和希望對我們說話」。
最後,教宗邀請眾人祈求恩寵,好能學會接受
上主的安慰。
上主的安慰是真實的,從不欺騙;它不是麻醉
藥,是親近人心的真實安慰,為我們開啟希望
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