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七日,在聖瑪爾大之家主持清晨彌撒中
,教宗方濟各籲請信眾跟隨耶穌和洗者若翰
的道路、即承受屈辱的道路。
教宗也叮囑牧人不要陷入高攀的誘惑、叮囑
信友們不要害怕屈辱;讓我們祈求
上主賜予一些屈辱、為使我們謙卑,以便更
好地效法耶穌。
當天的福音谷六14~29記述耶穌的名聲傳揚
出去,黑落德王也聽到了,他認為,自己所
斬首的若翰復活了。
教宗解釋道,洗者若翰受 天主派遣來指明
耶穌的道路;若翰是最後一位先知,他獲得
恩典,說出這位就是默西亞。
教宗說:洗者若翰的任務不只是宣講耶穌的
到來和預備百姓,更重要的是以自己的生命
為耶穌基督做見證。
對 天主為了我們的救恩選擇的道路做出見
證,就是一條承受屈辱的道路;保祿在《致
斐理伯人書》二 8中清楚地指出,耶穌貶抑
自己,聽命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
死在十字架上、貶抑自己和自謙自卑的道路
也是我們的道路,這是 天主顯示給基督徒
的不斷前進的道路。
洗者若翰和耶穌都曾受過虛榮和驕傲的誘惑
;教宗說,『耶穌禁食後,在曠野受魔鬼的
試探』;洗者若翰在經師面前接受考驗,他
們問他是不是默西亞。
他們二人在子民面前都有權威,他們的宣講
具有權威性;若翰和耶穌都經歷了屈尊就卑
的時刻,耶穌在橄欖園度過了自己的時刻、
若翰則在獄中。
他們都以最屈辱的方式結束生命:耶穌死在
十字架上,在子民和祂的母親面前赤身露體
;洗者若翰則因著黑落德的吩咐,被衛兵在
獄中斬了他的頭。
教宗接著表示,在婦女所生者中的洗者若翰
和 天主子都選擇了遭受屈辱的道路,這是
他們向我們展示的道路、我們基督徒該當跟
隨的道路。
正如真福八端中強調的那樣,基督徒要遵循
的道路是一條謙卑的道路;教宗強調,沒有
遭受屈辱就不能成為謙卑的人。
最後,教宗總結道,當我們試圖在教會和團
體中引起別人的關注,為取得某個地位或其
它事物時,那是一條世俗的道路,不是耶穌
的道路。
我們牧人也會陷入向上高攀的誘惑,這是一
種不正義;我對此無法容忍。
如果,一位牧人不遵循這條謙卑的道路,他
就不是耶穌的門徒,他是身穿長袍的高攀者
;沒有屈辱就沒有謙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