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的語錄 (谷九37~42,44,46~47)
張春申神父 著
今天的主日福音記載了幾段基督的話,彼此之間似乎
並不相連,這為我們倒是一個好機會,說明一下福音
作者的特質。
原來,耶穌在世時,講道雖多,自己卻沒有任何著作
;復活升天之後,宗徒到處宣講,宣講的中心無非是
耶穌基督:初期,祂在加里肋亞宣講時,傳報天國已
經臨近,祂又施行奇蹟來證實天國業已來臨;從加里
肋亞到耶路撒冷,祂跟經師、長老、司祭長有許多辯
論與衝突;祂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但是,又復活了。
基督的言行與事蹟,逐漸在宗徒建立或走訪過的教會
團體中開始透過口傳散佈,一段時間之後,初期教會
發覺有必要編撰成為文字,為能傳承給下一代的基督
徒。
但是,編撰,需要有來源材料;最初,大概只是一些
簡單的短集,比如 : 耶穌的苦難、語錄以及短句等;
到了福音作者如馬爾谷、路加打算將耶穌的言行編成
福音書的時候,教會中已經有了不少書寫的資料。
福音作者往往只是把現成的資料編寫成書,有的資料
比較完整有次序,有的可能只是零零碎碎的片段;但
是,他們對於有關基督的一切事物是如此珍視,不敢
輕易拋棄;因此,儘量把所有資料編寫在福音書中。
今天,福音中選錄三、四段耶穌的話,應是源自簡單
的集句。
福音經書中的簡單集句,往往表面看來,好像彼此間
並沒有關係;不過,初期,基督徒或福音作者把那些
言語集結在一起,並不草率。
如果仔細探察一番,大概能夠發覺彙集的理由,比如
,今天,福音集句的中心思想該是:怎樣對待那些與
耶穌基督關係深淺不一的弟兄、姊妹;我們便按照次
序來加以說明,這為今天的教會也能有極大的啟發。
第一、有人雖然還未歸屬於耶穌基督的團體,但是,
已有了某種程度的信仰;因此能夠因耶穌的名驅魔。
這種人已經向著基督了;這為我們現代教會也很有意
義,在教會外邊,可以見到許許多多善良的人,他們
的生活與品德顯出福音的精神,甚至還超過部份基督
信徒。對於他們,我們千萬不可以如同若望一般濫加
批評,反而該當發現復活的基督已無形地影響著他們。
第二、教會中的弟兄、姊妹都是相信基督的人,即使
是最微末的信者,復活的基督都生活在他們之內。
因此,積極而論,福音要求我們善待他們;這在瑪竇
福音的公審判比喻中更加明顯:「凡你們對我這些小
弟兄們中的一位所做的,就是對我做的」。
所以,今天的福音說:「給……一杯水喝……不會失
掉……賞報」;因為,「他們屬於基督」,基督臨在
於他們之內。
相反的,若引人跌倒,即使他是最小的兄弟,耶穌也
要嚴厲斥責;因為,他也是耶穌的信者。
第三、耶穌要求信祂的人生活態度要徹底;這對我們
特別重要。
耶穌宣講天國、賞賜信者永生;永生,不是別的,正
是永遠與 天主長相左右,這是唯一重要的事。
耶穌自己說過:「人縱然賺得了全世界,卻賠上了自
己的靈魂,為他有什麼益處?人還能拿什麼做為自己
靈魂的代價?」
因此,即使赴湯蹈火、砍手腳、剜眼睛,基督信徒絕
不背叛 天主、捨棄信仰。
今天,福音中三、四段耶穌言語的集句,馬爾谷為後
代教會保存下來,實在具有非常實際的意義;他囑咐
我們,要在教會外面,認出基督感動人心的德能,在
教會內的弟兄、姊妹身上發現基督的臨在,在我們自
己生命中保衛基督的生命。
反省與行動:
我是否因著教會外善心人士的許多善行感謝、讚美
天主?
我善待教會中的弟兄、姊妹嗎?
我是否曾引人跌倒?
我把世上的榮華富貴看得比永生更為重要嗎?
禱文:
請為 天主子民祈禱
主耶穌教導我們要克己自制,並善待所有弟兄、姊妹
,尤其是需要幫助的人;祈求仁慈的 上主恩賜我們
常能活出福音的精神,勤儉度日、樂於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