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濟各致中國 天主教信友
及普世教會文告
在聖座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針對主教任命問題簽署一份
臨時性協定後,九月二十六日,教宗方濟各向中國
天主教信友和普世教會發表了一封信函;教宗首先向
所有忍受磨難的中國信友們致以欽佩之情,並為中國
教會的圓滿合一發出呼籲,尤其鼓勵中國青年以活潑
的信德為建設祖國未來而合作,用熱情將福音的喜樂
帶給所有的人。
教宗就協定的價值與目標提出靈性指示,籲請普世教
會的信友們以祈禱和友愛陪伴在中國的弟兄姊妹們。
此外,教宗也勉勵中國的地方教會團體負責人與民政
當局互相對話及聆聽,克服彼此敵對的態度;聖座也
邀請中國領導人一同繼續走對話之路,以增進聖座與
中國人民真正的友誼。
教宗方濟各致中國 天主教信友及普世教會的文告 :
聖詠一百篇 5 : 『祂的慈愛直到永恆,祂的忠信世世
常存』。
在中國教會內最親愛的主教弟兄、司鐸、度奉獻生活
者及全體教友,讓我們感謝 上主;因為,祂的慈愛
直到永恆,並承認『祂造成了我們,我們非祂莫屬,
是祂的子民,是祂牧場的羊群!』(聖詠一百篇 5 )。
此刻,在我的心靈深處迴響起我可敬的前任教宗在二
零零七年五月二十七日的信中勸勉你們的話:在中國
的 天主教會啊,妳這個在那跋涉於歷史中的億萬人
民中生活和工作的小小羊群,耶穌的話對妳是何等鼓
舞和具挑戰性:『你們小小的羊群,不要害怕!因為
,你們的 父喜歡把天國賜給你們』(路十二32)。
因此,『你們的光也當在人前照耀,好使他們看見你
們的善行,光榮你們在天之 父』(瑪五16)(教宗
本篤十六世《致中華人民共和國內 天主教主教、司
鐸、度奉獻生活者、教友》,二零零七年五月二十七
日,第五節)。
一、近期,針對目前在中國的 天主教團體,尤其是
針對她的未來,流傳著許多彼此相反的聲音;我知道
,這些紛亂的意見和看法會導致不少的混亂,會在許
多人內心引發反面的情緒。
對某些人而言,會產生疑問和困惑;對另一些人而言
,則有如同被聖座拋棄的感覺,與此同時,會對因為
忠於伯多祿繼承人而承受苦難的價值提出令人苦惱的
問題;相反的,對許多人而言,積極的等待和反思激
發了對更加寧靜未來的希望,以便在中國土地上做出
富有成效的信仰見證。
這種局勢的到來, 特別凸顯有關聖座與中華人民共和
國之間的臨時性協定;正如你們所知,前幾天在北京
簽署了此協定。
在對中國教會生活富有意義的緊要關頭,我首先想借
此簡短文告向你們確保我在日常祈禱中紀念你們,並
想和你們分享我的內心感受。
此感受是對 天主的感謝和對你們由衷的敬佩之情、
即整個教會對你們的敬佩之情;即使當某些事件對你
們特別地不利和困難時,你們依然表現出你們的忠貞
、在考驗中的堅定和對 天主上智安排毫不動搖的信
心。
這種痛苦的經歷是屬於中國教會和在世上旅居的所有
天主子民的靈性寶藏。
我向你們保證, 天主正是通過試煉的熔爐,定會用
祂的安慰充滿我們的心, 並且為我們準備一份更大的
喜樂。『』
我們確信聖詠一二六篇第五節中所說的: 那含淚播種
的人,必含笑獲享收成 !
因此,讓我們持續注視許多教友和牧者的芳表,他們
毫不猶豫地為福音的傳播奉獻他們美好的見證 (參閱
弟前六13 ),直至犧牲生命;他們被認為是
天主的真正朋友。
二、對我而言,我總認為,中國是一個富饒而且具備
契機之地,中國人民是文化和智慧極珍貴寶藏的工匠
與守護者,耐得住逆境並結合不同特點而變得精煉,
並非偶然,自古以來,她就接觸了基督的資訊。
正如非常敏銳的耶穌會士利瑪竇神父所說的,讓我們
挑戰彼此信任的美德:交友之先宜察、交友之後宜信
(利瑪竇《交友論》7)。
這也是我的信念:只有借著對話的實踐,才能真實和
富有成效的相遇;就是意味著,彼此認識、彼此尊重
並彼此同行,以便建設更加和諧的共同未來。
把臨時性協議放置在這個互信的軌跡中,此協議體現
了聖座與中國政府當局漫長又複雜的雙方對話的果實
,由聖若望保祿二世教宗開啟,接著,由本篤十六世
教宗繼續;借此歷程,聖座自始至終不為別的,旨在
實現教會自身的牧靈目標,就是支援和推動福傳事業
,並實現和保持在中國的 天主教團體的圓滿與有形
可見的合一。
關於本協定的價值及其目標,我想向你們提出一些反
思,並為你們提供某些牧靈的靈性提示,以便在此新
階段走我們被要求遵循的路途。
在此談及的是一個路途,就如上邊所談及的一樣,它
需要時日及雙方的善意 (教宗本篤十六世《致中華人
民共和國內 天主教主教、司鐸、度奉獻生活者、教
友》,二零零七年五月二十七日,第四號 ) 。
但是,對教會而言,不管在中國內外,不僅僅是關係
到合乎人性的價值,卻也關係到回應靈性的召叫:走
出自我,以擁抱今天人的喜樂與希望、憂愁與悲痛,
特別是窮人和所有那些遭受痛苦人的 (梵二文獻《論
教會在現代世界牧職憲章》第 1 節 ),並擁抱
天主託付的目前挑戰。
因此,是一個在歷史路徑上做為旅居者的教會召叫,
首先要相信 天主及祂的許諾,正如亞巴郎和我們信
仰內的父輩們所做的那樣。
亞巴郎被 天主召叫,他以服從、前往接受一個做為
產業的陌生之地,卻不知道在他面前將開始的道路。
如果,在離開他自己的土地之前,亞巴郎要求先具備
完美的社會和政治條件,也許,他將永遠不會動身。
相反的,他信靠 天主,並依照祂的話,離開了自己
的家和自身的安全。
不是因為歷史的改變讓他信賴 天主,是因他純潔的
信德帶來了歷史的改變。
事實上,信德,是所希望之事的擔保、是未見之事的
確證;因這信德,先人們都曾得了褒揚 (希伯來書十
一 1~2 )。
三、做為伯多祿的繼承人,我想在這信仰中堅定你們
(參閱路二十二32 );在亞巴郎的信德內、在童貞瑪
利亞的信德內、在你們所接受的信仰內,邀請你們對
歷史的主宰者和對教會針對祂的旨意所完成的分辨總
是抱以更大的信心。
讓我們呼求聖神的恩賜,以便光照我們的思想並溫暖
我們的心,也幫助我們明瞭祂要領我們到何處,克服
難免的迷失時刻,並且有力量果斷地繼續在我們面前
所展開的道路上前行。
正是為支援和推動在中國的福音傳播及重建教會圓滿
與有形可見的共融,首先,面對主教的任命問題是最
重要的。
眾所周知,不幸的是,在中國的教會的近期歷史被高
度緊張、創傷和分裂留下了令人悲痛的印痕,問題尤
其集中於做為教會純正信仰的守護者和共融的保證者
主教們身上。
在過去,當有人自認為也可以決定教會團體內部生活
,並且超越了國家合法許可權而對教會直接控制時,
在中國的教會就出現了秘密狀態的現象。
需要強調的是,這種經歷不屬於教會生活的常態;『
歷史告訴我們,只有當迫切渴望維護自身信仰的完整
性時,牧者和信友們才這樣做』 (教宗本篤十六世《
致中華人民共和國內 天主教主教、司鐸、度奉獻生
活者、教友》,二零零七年五月二十七日,第八號)。
我想讓你們知道,自從我被託付伯多祿牧職以來,就
體會到中國教友真誠地渴望在與伯多祿繼承人以及與
普世教會保持圓滿共融的情況下活出自己的信仰,為
此,我感到莫大的慰藉。
與伯多祿繼承人共融,是對主教們和眾教友一個永恆
可見的原則和團結的基礎 (梵二文獻《教會憲章》第
23節 );通過這些年來的許多具體的標記和見證,這
份願望到達我前,甚至,也包括那些由於自身軟弱及
錯誤,但是,也有不少次,是由於周圍環境的強大和
不當的外在壓力,傷害了教會共融的主教們的。
因此,在仔細研究了每一個別情況、並且聆聽不同的
意見之後,我做了大量的反思和祈禱,為尋求在中國
的教會的真正益處。
最後,我在 上主面前,以平靜的判斷,繼續我前任
教宗們的方向,我決定對餘下的七位沒有教宗任命卻
接受祝聖的『官方主教』給予和好,在免除所有他們
相關的教會法典的處罰後,重新接納他們到教會圓滿
的共融中。
與此同時,我要求他們,藉具體與有形可見的行為來
表達與宗座及遍佈全球的教會所恢復的合一,即使在
困難中,他們仍應保持忠貞。
四、在我第六年的教宗任期中,就將起初的步伐放置
在 天主仁慈大愛的標記下,我邀請所有的中國
天主教信友成為和好的工匠,以不斷更新的宗徒熱忱
記住聖保祿的話:『祂曾藉基督使我們與祂和好,並
將這和好的職務賜給了我們』 (格林多後書五18)。
事實上,如同我在慈悲特殊禧年閉幕時所寫的,沒有
任何法律或規律可以阻止 天主去擁抱祂的兒子;他
明認自己曾經走上歧途,但是,現在決定改過自新。
只停留在法律層面,就等同低估了信仰以及
天主的慈悲;『……』包括在情況複雜的個案中,更
易誘使人只按法律衍生的公義來判斷;我們應該要相
信從 天主恩寵源源不斷湧出的力量 (教宗方濟各《
慈悲的主與可憐的罪人》宗座牧函,二零一六年十一
月二十日,11)。
在這種精神中,並在已做的決定下,我們可以開始一
個新的歷程,我們希望這將有助於醫治過去的創傷,
重新恢復所有中國信友的圓滿共融,並開始一個更加
兄弟般的合作階段,以更新的責任感承擔傳播福音的
使命。
實際上,教會的存在是為了見證耶穌基督、
天父的寬恕和祂救援的愛。
五、與中國當局簽訂的臨時性協定,儘管只是限定於
某些教會生活方面,並有必要更加完善;但是,它也
能為譜寫這新的中國教會篇章做其貢獻。
此協定首次引入中國當局和聖座之間的持久合作因素
,以希望能為 天主教團體保障良好的牧者。
在此背景下,聖座有意徹底做到屬於自己的部份;但
是,你們主教、司鐸、度奉獻生活者及平信徒也一樣
,也擁有一個重要的角色:一起尋找在教會內能承擔
複雜又重要的主教牧職服務的良好候選人。
事實上,不是任命有關掌管宗教問題的官員,是任命
合乎耶穌心意的真正牧者,努力慷慨地為 天主子民
,尤其為最貧窮者及最弱小者服務,並奉 上主的話
為至寶:『誰若願意在你們中間成為大的,就應當做
你們的僕役;誰若願意在你們中間為首,就當做眾人
的奴僕』 (馬爾谷十43~44)。
在此方面,協議顯然不是別的,是一個工具,不能獨
自解決所有存在的問題;相反的,假如不伴隨著更新
個人態度和教會行為的積極努力,那將是無效力和無
結果的。
六、在牧靈層面,在中國的教會團體被召合而為一,
以克服過去的分裂在眾多牧者和教友們心中所造成的
和正在造成的許多痛苦。
所有信友,不分彼此,現在,一起表現和好與共融的
行為;為此,讓我們將聖十字若望的告誡視為珍寶:
『在生命的末刻,我們將在愛上受審判』 ( 聖十字若
望:《光和愛的言語》1,57)。
在社會和政治層面,中國教友應是良善的公民,根據
自己的能力充分熱愛他們的祖國並以義務和誠實服務
自己的國家。
在道德層面,他們應該明白許多同胞期待他們以更高
的標準為公益及整個社會的和諧發展服務;尤其是,
教友應知道如何提供先知性和建設性的貢獻, 這些應
是他們在 天主的國度內從自己的信仰裏提取的。
這可能也要求他們困難地說出批評的話語,不是無益
的反對,是為建設一個更加公正、更加人性化以及更
尊重個人尊嚴的社會。
七、我想對你們所有人,敬愛的主教弟兄、司鐸以及
度奉獻生活者說:『你們要興高采烈地侍奉
上主 ! 』 ( 聖詠一百 2 )
我們要承認,我們是服務 天主子民的基督門徒,讓
我們活出牧靈的愛德,以它做為我們使命的指南針。
讓我們克服過去的對立和個人利益的追求;讓我們照
顧好教友,將他們的喜樂和痛苦視為己有;讓我們謙
卑地致力於修好與合一;正如梵二所指示的那樣,讓
我們以活力和熱忱繼續福傳之旅。
我以深情向你們所有人重複:『許多司鐸、修道者與
平信徒的善表觸動我們 …… 他們致力宣講福音,並以
極大的忠誠事主、事人。
許多時候,他們要冒著生命危險,而且必須犧牲安逸
的生活;他們的見證提醒我們,教會需要的並非官僚
及公務人員,是熱心的傳教士熱衷於傳遞真實的生命。
聖人令我們驚嘆、訝異;因為他們藉其生活召叫我們
捨棄死氣沉沉、冷漠、麻木的庸碌生活 (教宗方濟各
《你們要歡喜踴躍》宗座勸諭,二零一八年三月十九
日,138)。
我以堅定的信念邀請你們,當聖神要求我們向前邁進
時,你們應祈求不再遲疑的恩寵,祈求 上主賜我們
使徒的勇氣,與人分享福音,拒絕讓我們的基督徒生
活變得過氣陳舊。
在任何情況下,讓聖神幫助我們,從復活基督的角度
審視歷史;如此,教會不但不會疲憊無力,反而勇往
直前去擁抱主帶來的驚喜 (教宗方濟各《你們要歡喜
踴躍》宗座勸諭,二零一八年三月十九日,139)。
八、今年,整個教會慶祝以青年為主題的世界主教會
議,我想特別對你們中國的青年教友們說:請你們邁
向 上主的殿門,以吟詠讚美詩向祂致謝、讚美祂的
聖名! ( 聖詠一百 4 )
我要求你們以由於恩寵接受的個人能力,並以你們的
活潑信德,為建設你們的祖國未來而合作。
我勸勉你們,用你們的熱情將福音的喜樂帶給所有的
人。
請你們準備好、接受 天主聖神的安全帶領,祂指引
今日的世界走向修好與和平的道路。
即便好像 上主向你們要求一份超過你們力量的重大
責任時,也請你們讓恩寵的更新力量給你們帶來驚喜。
請不要害怕聽從聖神的聲音,祂向你們要求兄弟友情
、會面、對話的能力和服務的精神, 即使你們在過去
與最近遭受了許多痛苦的經歷,並且傷口依然未合。
請你們敞開心扉與思想,以辨識 天主的仁慈計畫,
需要克服個人的偏見、團體之間及群體之間的對立,
在會晤的真正文化光照下,開啟一個勇敢與兄弟般的
旅程。
當今有許多誘惑:世俗成功的驕傲、自我肯定的封閉
、將物質的東西置於首位、好像 天主不存在;你們
應逆流而上,並在主內保持堅定:『只有祂是善的,
只有祂的慈愛直到永遠,只有祂的忠信世世代代常存
』 (聖詠一百 5)。
九、親愛的普世教會的兄弟、姊妹們,我們所有人都
被召從我們這個時代的跡象中認識到今日在中國教會
生活內所發生的事,我們具有一項重要的任務:要以
虔誠的祈禱和兄弟般的情誼伴隨著中國的我們的兄弟
、姊妹們。
事實上,他們應該感到在目前向他們展開的旅程中,
他們並不孤獨;因為,他們是教會活生生的一部份,
我們應該接納並支持他們:『看,兄弟們同居共處,
多麼快樂、多麼幸福!』 ( 聖詠一三三 1)
在世界各地的每個 天主教會地方團體都應該致力於
利用並接納中國教友自身的靈性和文化珍寶;已經到
時候了,我們可一起品嘗在古時的中國所播種的福音
純正果實,也可向主耶穌基督高唱被真正的中國特點
所豐富的信仰和感恩之歌。
十、在此,我懷著敬意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領導人再
次提出邀請,希望他們以信任、勇氣及遠見繼續長期
以來所進行的對話;我想,聖座會繼續真誠地工作,
以增進與中國人民真正的友誼。
聖座與中國政府目前的接觸,已表現出對克服過去和
最近的對立有益,在共同的信念下譜寫更寧靜和具體
合作的篇章; 因為,誤解,對中國政府及在中國的
天主教會都沒有好處(教宗本篤十六世《致中華人民
共和國內 天主教主教、司鐸、度奉獻生活者、教友
》,二零零七年五月二十七日,第四節)。
如此,中國和宗座都被歷史召叫,以完成一項艱巨、
又引人入勝的任務,為在中國土地上的教會團體正常
又和諧的發展,雙方更要積極地行動;努力促進社會
的全面發展,同時保證對人性,也包括對宗教領域的
更大尊重。
具體地努力維護我們生活的環境,並且在各國人民間
建立和平與兄弟博愛的未來。
在中國很重要的是,即便在地方層面,教會團體負責
人與民政當局之間的關係也應不斷地富有成果,通過
坦誠對話和無偏見的聆聽,可以克服彼此敵對的態度。
在政府地方當局和教會地方當局【主教、神父、會長
】之間需要學習一種簡單又日常合作的新方式,以此
方式,在信友的合法期待與屬於地方當局可做的決定
保持和諧的情況下,能保障正常牧靈活動的進行。
這將幫助人們理解,在中國的教會,不是中國歷史的
局外者,也不要求任何特權;在與民政當局對話中,
在中國教會的唯一目標是建立以互相尊重及彼此深入
認識為基礎的關係 (教宗本篤十六世《致中華人民共
和國內 天主教主教、司鐸、度奉獻生活者、教友》
,二零零七年五月二十七日,第四節)。
十一、以整個教會的名義,我向主祈求和平的恩賜,
同時邀請你們所有人同我一起呼求童貞瑪利亞母親的
保護:
天上之母,請聆聽你子女們謙卑呼求你名的聲音。
希望之貞女,我們將中國高貴之地內信友的旅程託付
給你,求你將祈求你信友們的苦難和艱辛、肯求及期
待呈獻給歷史的主;啊,天上母后!
教會之母,我們將家庭及我們團體的現在與未來奉獻
給你,請在兄弟修好中,並且在為讚美你聖名的窮人
服務中守護、支援他們;啊,天上母后!
憂苦者之慰,我們轉向你,因為你是在考驗中哭泣者
的避難所,請看顧讚美你聖名的子女們,使他們一同
宣傳福音;陪伴他們的腳步走向一個更具有兄弟情誼
的世界,給每個人帶去寬恕的喜樂;啊,天上母后!
瑪利亞、進教之佑,我們為中國向你祈求祝福與和平
的日子;阿門。
教宗方濟各自梵蒂岡 二零一八年九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