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一日,在聖瑪爾大之家的清晨彌撒中,教宗方濟各
對死亡做了一番省思,他強調,死亡是一個事實、一份
遺產和一種記憶。
教宗指出,思索死亡,我們就不會被囚禁在現時自私的
迷宮內,曉得我們不是時間的主人。
當天第一篇讀經記述達味王的死亡(列上二1~4,10~
12),教宗對此評論道:達味死的日子已經近了,因為
,這位偉大的君王、這位鞏固了自己王國的人也得死亡
;他並不是時間的主人。
時間繼續前行,他卻以時間的另一種形式繼續前行。
教宗進而談到現世的人類,他表明,我們既非萬世長存
,也非轉眼即逝之輩;我們是在時間中行走的男女,有
始也有終。
我們應祈求能領悟時間意義的恩寵,好不成為自我封閉
的囚犯。
教宗從這篇讀經談到有關死亡的三個思想:死亡是一個
事實、一份遺產和一種記憶。
首先,教宗解釋道,死亡,是一個人人都會輪到的事實
,它或早或晚都會降臨;然而,我們也會受到誘惑,以
為自己能夠永世長存。
有一種企圖掌控生命時間的誘惑,它引領你在這個沒有
未來時間的自私迷宮內遊蕩,總是走來走去,來回往返
;眾所周知,現世旅程都是以死亡告終,因此,教會總
是設法讓我們省思我們的這個終結、即死亡。
因此,『我不是時間的主人』,時常重覆這句話能幫助
我們免於時間的幻覺,不把生命視為毫無意義的時間的
迴圈;實際上,我是行走中的人,我必需向前瞻望。
此外,死亡也是一份遺產;但是,它不是物質上的,是
見證的遺產。
教宗以達味王為例解釋道,達味是一位大罪人,卻也是
一位了不起的懺悔者;雖然,犯了那麽大的罪,最後,
也成了聖人。
達味是聖人,這正是因為他留下的遺產是那懺悔、欽崇
天主和回歸 天主的態度;這就是見證的遺產。
我們也應該詢問自己,若我今天蒙主恩召,我的遺產是
什麽?那些是我做為生命見證將留下的遺產呢?
這是一個我們必需捫心自問的美好問題。
如此一來,我們才能有所準備;因為,我們眾人都不會
留做遺物,任何人都不會;我們每個人都將走上這條路。
最後,關於死亡是一種記憶;教宗解釋說,思索死亡也
是一種記憶,它是預先的記憶;這記憶也是此時生命的
啟迪。
在我臨終時,我會希望我今天的決定和生活方式能讓我
在今天做出什麽?
這就是一種預先的記憶,它對今日此時有所啟迪;這記
憶透過死亡的事實來啟發我每日必需做出的決定。
最後,教宗表示,如果,我們意識到自己走向死亡的行
程,這對每個人會有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