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年九月六日至十一日,在牧靈訪問哥倫比亞的機會上

,十日,教宗方濟各在卡塔赫納(Cartagena)會見了

當地的耶穌會士,與他們進行了親切交談;主題之一是

關於        天主子民的思想。

九月二十八日,《公教文明期刊》刊登了教宗那次談話

的內容;教宗指出,我們有時持有為子民和向子民福傳

的心願,卻沒有接觸        天主子民。

一切為子民,但是,與子民沒有半點關係,這種態度終

究還是一種自由主義和啟蒙運動的福傳觀念;《教會憲

章》給這種觀念當頭一棒,闡明教會是

天主的聖潔子民。

如果,我們願意感受到教會,我們就必需感受到

天主子民。

今天,當我們談及子民時,我們必需當心!因為,有些

人會說:『你們終會成為民眾主義者』;於是,他們就

煞費苦心地加以論證。

不過,我們需要明白,『子民』的概念,並不屬於一種

邏輯範疇;誰若想以邏輯公式談論子民,他就會陷入一

種帶有啟蒙運動和自由主義,甚或民眾主義色彩的意識

形態,最後,把子民封閉在一個意識形態的公式內。

子民,屬於一種奧秘範疇,為了能瞭解子民,我們需要

入其內、需要從內部陪伴他們。

於是,教宗闡明:成為教會、做行走中的        天主忠信又

聖潔的子民,這要求牧人隨從子民的現實行走,這種現

實並非意識形態,而是具有生命力和活的現實。

天主在子民生命中彰顯的恩寵不是一種意識形態。

當然,許多神學家可能會對如何認識這個課題做出許多

重要的解釋;但是,我要說的是,恩寵絕不是一種意識

形態,恩寵是一種擁抱、一種更偉大的事物。

教宗說:當我經過如同卡塔赫納這樣的地方時,看到人

們盡情地表達,我意識到這正是        天主子民的表達。

當然,也有些人會說,那是民眾迷信。

我奉勸這些人去閲讀保祿六世《在新世界中傳福音》勸

諭的教導,其中的第48號提到這危險,卻也指出民眾的

許多美德。

保祿六世說,民間宗教情愫有它的限度,容易走向迷信

;但是,他也說,如果,善於疏導,它會擁有豐富的價

值,表現一種對        天主的渴望,祂是只有單純和貧窮的

人才能認識的        天主。

天主子民有嗅覺,有時,他們可能表達得不好;有時,

也會出現錯誤;然而,我們當中是否有人能說:『

上主,我感謝禰;因為,我從未犯過錯誤?』

沒有人能這樣說。

最後,教宗指出牧人應有的態度;他説道:

天主子民有嗅覺,我們牧人的職責,有時也得跟在子民

後面走。

牧人必需秉持這三種態度:

走在前面,標明應走的道路。

走在中間,好能認識子民。

走在後面,不讓任何一個人落在後面;而且,讓羊群去

尋找道路。

羊群能覺察出好牧人;牧人必需以這三種態度不斷行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uodeg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